A12:城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2:城事

北京世园会植物馆正式亮相

预计今年2月实现结构封顶,汇集600多种珍贵植物,2019年4月正式运营;中国馆封顶进入精装阶段

2018年01月11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1月10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植物馆建设方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发布。植物馆是2019北京世园会四大核心主场馆之一,由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世园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新京报讯 (记者李玉坤 吴为)昨天,2019北京世园会四大核心主场馆之一的植物馆正式对外发布。同一天,随着最后一斗混凝土的浇筑,中国馆工程顺利实现封顶。

  2019北京世园会将于明年4月29日在北京市延庆区举办,北京世园会规划面积960公顷,是继云南昆明后我国第二个获得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批准及国际展览局认证授权举办的A1级国际园艺博览会。

  世园会三场馆已全部亮相

  昨日,北京世园局宣传策划部部长崔勇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植物馆是2019北京世园会对外发布的第三个场馆,此前,已经发布了中国馆和国际馆。

  据介绍,植物馆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共分为三层,一层设有热带植物温室,占地约3000平方米,汇聚600多种珍贵植物。建筑二层为绿色多功能报告厅,会期将陆续举行红树林、植物科学画等分主题展览。从一层沿着展厅东部的垂直交通路径向二、三层攀爬时,能够享受到从高空俯视红树林植物冠部的极致美景。

  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预计2018年2月中旬,植物馆实现结构封顶;2018年6月份,园林树木迁移完成;2018年年底,完成基本的展品布展工作。2019年1月份,植物馆就将开始进行调试,2019年4月29日开始正式运营,迎接各国来宾。

  中国馆已具备进场施工条件

  在2018年,中国馆将转入二次结构,幕墙和精装修施工,以及园林绿化等施工。除三大主要建筑场馆陆续封顶外,园区基础设施隐蔽工程也已基本完成。国际、国内展园全部平整完毕,已具备进场施工条件,各省区市方案评审通过后可随时进场施工。2018年,将逐步启动室外展园建设,完成世园酒店及配套设施主体工程建设。

  中国馆工程外观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的吉祥物——如意,如意造型,祝福国泰民安,圆满轮廓,祈盼中华圆梦。工程总用地面积4.8万平米,总建筑面积2.3万平米。其中,中国馆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仅混凝土用量就达到4万立方米。

  中国馆自工程开始,600多名工人和30名管理人员就日夜奋战在施工一线。北京城建集团项目管理团队,克服雨季防汛,冬季低温施工困难,同时破解了中国馆弧形墙,拱形梁,异形柱,超高、超大、超限等一个个技术难题。通过增大资源配置,让600多人的施工团队高速运转,各专业密切配合,昼夜不间断施工,中国馆最终率先封顶。

  ■ 花絮

  王石

  建设植物馆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压力

  植物馆是由万科集团、北京世园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昨天,植物馆名誉馆长王石在发布会现场表示,建设植物馆,万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压力。

  “过去参加的世博会,更多地是和无生命的东西打交道,但这次我们要展示的是有生命的。时间越来越紧,但有生命的东西不能说24小时来赶工,三班倒地往前赶。植物就是要一分钟一分钟、一天天地生长。提前催也没有用的。这要求我们有充分的准备。”王石说。

  王石表示:“植物馆是北京世园会的主要展馆,和整个北京世园会息息相关。这种压力、挑战,是万科以前没有遇到过的。”

  ■ 对话

  植物馆总建筑师王辉

  设计灵感来自红树林的根

  新京报:植物馆在大家印象中是透光的,你们设计的植物馆也是透明的吗?

  王辉: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植物馆都是透明的,让观众在里面待一整天。对于我们设计人员来说,这是个魔咒。因为世园会不只有一个植物馆。非常遗憾的是,观众可能顶多待半小时。我们只能给大家一个主题。针对一个主题,我们希望它模糊、神秘。这个神秘不是形式而是内容。为了设计半小时的神秘之旅,我们团队花了一年的时间来寻找这个神秘的主题。

  新京报:这个设计主题是什么呢?

  王辉:主题就是我们如何看待地球、植物、世界和初来乍到的人类。场馆的主题是“植物——不可思议的智慧”,让大家意识到,植物能成为我们的老师。这是我们植物馆奉献给大家的一本教科书。

  新京报:植物馆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王辉:植物馆建筑设计理念为“升起的地平”,建筑表面机理以植物根系为灵感,庞大的垂坠根系向下不断蔓延,将植物原本隐藏于地下的强大生命力直观呈现给参观者。植物馆建筑分为三层,一层是热带植物温室,设有5大展区12个景点。人工红树林,再现红树林适应海潮涨落演化出的胎生、支柱根、泌盐等特征;热带雨林着力展现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动物之间竞争、协同的关系;棕榈科植物和蕨类植物展示其卓越的传播繁衍智慧;多浆植物通过茎叶的变态进化出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食虫植物靠食肉来摄取营养;植物王国的小矮人苔藓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

  新京报:你提到的建筑表面以植物根系为灵感,具体是哪种植物的根系?

  王辉:是红树林。红树林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植物群落,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海边的植物群。它通过自己非常有益的根,学会了如何在海水这样的环境里扎根于土,同时能够适应海水的潮汐,它是我们海岸的卫士,同时也是从北方到南方迁徙的鸟类必不可少的一个栖息地。此外,红树林的根又跟我们“升起的地平”有一种巧合。

  新京报:植物馆还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地方?

  王辉:我们整个设计是虚拟和现实的结合,所以不同于一般的植物馆。我们用最先进的声光技术、人工智能,把人和展示结合在一起,唤起大家更大的好奇。屋顶上,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植物图书馆和咖啡厅。当华灯初上,天暗下来时,我们的灯光设计师会为大家准备一场名为“光合作用”的灯光秀。总之,很值得期待。

  植物馆温室总设计师、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赵世伟

  植物用“欺骗”体现智慧

  新京报:除了红树林之外,植物馆的温室展览还有哪些内容?

  赵世伟:除了红树林外,温室展览的重要内容是棕榈科植物,包括椰子树、各种棕榈等。棕榈科植物一个重要生存能力,就是能够传播自己,把种子通过海洋等媒介传播到远方。

  新京报:植物馆的主题是“不可思议的智慧”,这一概念如何体现?

  赵世伟:热带雨林里各种奇怪的现象,比如植物绞杀,植物用巨大的叶片来争取更多的生存和光合作用的空间,都是它们特殊的智慧。还有一些能在干旱环境下完全生长的多肉植物。所有的这些植物,都是通过自己的智慧去生存、繁衍,相互竞争同时也相互帮助。

  当然植物也存在欺骗、诱惑、隐瞒、伪装,甚至是利用。但是植物所有这些所谓的伪装欺骗一定是欺骗它的敌人,特别是欺骗最大的敌人——人类。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