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来信

2018年01月11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学会正确报警,也是必备能力

  据报道,现在,110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公共电话号码。但很多人情急之下说不清自己的诉求和处境,耽误了宝贵的时间。一线警官告诉记者,报警人一定要把时间、地点和怎么了这三件事说清楚。

  遇到难事急事,尤其是当自己人身安全面临威胁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报警,拨打110。可是,你会报警吗?1月10日是第32个“110宣传日”,浙江省公安厅披露数据,2017年浙江省110报警服务台共接无效报警1287万起(占总接警量的60%),接报恶意骚扰电话103万起。事实上,无效警情多,在各地很普遍。

  正确报警,对公安民警及时处置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对个人而言,学会正确报警,理应将其作为一项必备能力。更有必要指出的是,尤其不能虚假报警,那就不是简单的能力问题了,而可能涉嫌违反治安管理法。

  □杨玉龙(市民)

  让“广播找医生”消除顾虑

  据媒体报道,医生的使命是“救死扶伤”,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一名医生都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对陌生人施救。在上海,400多名青年医生自愿成为某航空公司班机上的“守护者”——空中医疗专家,他们抛开顾忌,承诺在自己乘坐飞机时给予突发急病的患者最妥帖的照护。

  旅客一旦生病需要紧急救治时,“广播找医生”就成为最常见的应对办法,不过不是每个医生都愿意出手相助,这里有一些法律层面的考虑。

  医生职业资格证上明确了注册执业地点,严格来讲,在注册执业点之外行医不合规定。可问题是,飞机和火车是快速流动的,医生过了自己注册的“地界”救人,虽然可以得到绝大多数人的理解,但真要有人跟医生死嗑到底呢?

  这家航空公司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他们与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签订了合作协议,明确所有风险由航空公司承担,施救者不担责。这样就消除了医生在技术和法律层面的顾虑。“不担责”就敢于放开手脚,急救的成功率就会大增。这种方式值得在更广领域推广。

  □罗志华(医生)

  评论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 shepingbj@vip.163.com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