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书评周刊·年度十大好书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10:书评周刊·年度十大好书

《改革大道行思录》改革要做的不外乎认知和践行

2018年01月14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改革大道行思录》
作者:吴敬琏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7年10月
吴敬琏1930年1月生,南京人,1952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当代中国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和政策等。

  致敬辞

  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中国经济政策和公共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经济已面临新一轮的结构调整,而在过去五年,吴敬琏站在现实与观念的前沿,一直在关注并致力于探讨改革如何继续深化、进步。《改革大道行思录》即为他此间的文集。

  全书涵盖的内容,既探讨改革总体方案、经济体制转型、发展模式转型等基础问题,也关切国企改革、金融改革、产权保护、制度反腐等经济社会议题。

  我们致敬吴敬琏,致敬这位中国市场化改革理论先行者、中国法治化市场经济的推进者,致敬他在经济思想中贯穿始终的现实关切和呼吁,因为他直面中国当下经济真问题,重述市场经济的共识,推动深化改革的前进。

  和其他的人类活动一样,改革要做的不外乎两件事:认知和践行。对于这两件事孰难孰易,前人常有不同的估计,比如《尚书》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而孙中山却相信“知难行易”。其实在我看来,“知”与“行”相互支撑、无法分离,而且不论哪一件都不可能轻而易举做到。

  ——《改革大道行思录》序言

  侧写吴敬琏

  为改革鼓与呼

  这五年,吴敬琏的头发几乎全白了。

  但是,他仍然仆仆行走,为改革鼓与呼。《改革大道行思录》就记录了他在过去五年间对中国改革问题的观察与思考,其思也深,其虑也密,是深入了解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把握改革方向的必读物。

  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矛盾累积,中国面临重大挑战。吴敬琏对此忧心忡忡,在许多场合都提醒国人,“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上。为了避免社会危机的发生,必须当机立断,痛下决心,重启改革议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下,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以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为总目标的全面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标志着新一轮改革正式启动。吴敬琏在启动新一轮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他从无一言谈起个人之功,而是致力于推动改革。

  改革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事业。因此,吴敬琏一方面不断地提醒人们新一轮改革可能遇到的各种阻力和障碍,另一方面密切关注、认真研究现实问题。从国企改革到产权保护,从金融改革到社会保障,从环境保护到社会治理,对于改革涉及的几乎所有问题,他都有深入的研究,言之有物,彰显了一位改革者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

  吴敬琏曾在一篇纪念文章里说,王元化先生是“常怀千岁忧”的思想者。其实,吴敬琏本人又何尝不是时刻关心改革前途、无时不在思考问题的思想者?多少年以来,吴敬琏总是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即使遭遇误解和质疑,他也不改其志。2015年中国股市在“牛市”的大合唱中不断创出新高,吴敬琏却指出“目前证券市场的情况不太正常”,“天下没有不破的泡沫”。这种善意的提醒遭到一些人的批评,可是两个月后,股市掉头直下,引发了一场严重的股灾,股民损失惨重。

  吴敬琏曾经提出,顺利推进改革需要维持一个比较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国家资产负债表中杠杆率过高或许会引起系统性风险。一些人士认为这是杞人之忧,坚持央行“放水”维持高增长。这样做并没有阻遏住增速下滑,反而导致杠杆率快速增加,系统性风险急剧积累。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成为今后三年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这说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决策层的共识,也证明了吴敬琏的先见之明。

  正因为不断地有人提出警告,中国的经济之船才能够成功避开各种暗礁,比较平稳地前进。可是,经济学界的另一种现象也引起吴敬琏的忧虑。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种复杂的现实问题,一些经济学家热衷于对新口号、新概念的诠释,流于对表面现象的解释,一次次引发就事论事的讨论。针对这种现象,吴敬琏提出一个“开拓思想市场,研究基本问题,探讨长期发展的路径”。他认为,经济学家应该研究千变万化的具体问题背后的基本问题,不被眼前的现象变幻所迷惑,才能找到中国长期增长的正确应对方针。在“林(毅夫)张(维迎)之争”引发的产业政策讨论中,他自己身体力行地按照“研究基本问题”的方法将产业政策问题进行了清晰的梳理,为经济学界树立了一个榜样。

  其实,“研究基本问题”这个命题,对于研究中国现实社会问题的所有学科都是适用的,因为中国身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现实复杂多变、往复曲折,如果不抓住基本问题,就容易跟着浪潮现象走,就事论事,迷失方向。在这个意义上,“开拓思想市场,研究基本问题,探寻中国现代化的现实路径”应该成为直面社会现实的思想者们的共同追求。

  去年6月份在上海的一个学术活动时,吴敬琏站着演讲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他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真刀真枪地进行改革,这是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的希望”,“我今年87岁了,但还想为改革尽一份力。”听众无不为之动容,现场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

  现在时间进入2018年,吴敬琏即将迎来八十八岁的生日,中国也将迎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祝愿吴敬琏健康长寿,也祝愿市场化、法治化改革顺利推进,中国早日建设成为一个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中国,实现包括吴敬琏在内的几代中国人的伟大梦想。

  □马国川(《改革大道行思录》特约编辑)

  答谢辞

  《改革大道行思录》作者吴敬琏

  2013年11月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行动纲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意味着新一轮改革的正式启动。这本书是我从2013年以来的作品中选编成的一本文集。我把自己在改革大道上且行且思的一得之见提供出来,目的在于和读者朋友相互切磋,供读者朋友研究批评,希望相关的讨论能够对厘清问题和推进改革有所助益。

  这本书荣获“新京报·腾讯2017年度好书”,我感到非常荣幸,感谢新京报、腾讯、读者和学者的厚爱。同时也要感谢出版人李昕先生、特约编辑马国川先生、我的研究助理张馨文女士和本书的责任编辑蔡长虹女士的辛勤付出,使得本书能够顺利地呈现给读者。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既往的改革使中国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解决当前仍然面临的诸多社会经济问题,还要依靠坚持不懈的改革努力。我衷心地希望,大家都参与到推进改革的事业中来,为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增添力量。建设一个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中国,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责任。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罗东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