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WiFi航班”:民航搭上“移动互联网航班”

2018年01月19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 观察家

  航空公司竞争多了一个市场维度:有WiFi和没有WiFi,乃至WiFi的速度快慢,势必将成为乘客选择航班的重要参考因素。

  “WiFi航班”真的来了。根据中国民航局《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第五次修订、《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相关要求,最近几天,已有两家航空公司正式向乘客推出机上WiFi服务,也陆续有更多的航空公司宣布跟进。

  这是可以预期的改变。最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飞机上不能用手机的规定,已越来越显示出其“落后”性。“飞机上到底能不能使用手机”的讨论也逐渐转变为“为何还不能使用”的抱怨。因为,“可以使用”的答案早就明朗化,也不乏国际惯例。之所以迟迟未能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因为管理的口子没放开。

  1月16日,民航局发布《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认为开放机上PED使用的条件已基本成熟,第二天,有航空公司便立即宣布已经制定了有关的“落地细则”,并开通了“WiFi航班”。而一些航空公司新接收的波音777飞机出厂就自带了WiFi功能。这些都说明,航空公司早就做好了准备,只欠“政策”东风。

  好在,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WiFi航班”满足了乘客早该有的服务需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飞机上不能上网、不能使用手机,已成了明显的服务盲区。互联网时代,许多领域都在积极考虑“互联网+”,都想着把互联网的最新科技与自身优势相结合。“WiFi航班”来了,民航也可谓是真正搭上了移动互联网这趟时代航班。

  不过,飞机上可以使用手机,能够连WiFi,并不意味着乘客可以随意使用。比如,必须是在关闭蜂窝移动网络、开启飞行模式的情况下才能开机。这牵涉到新的服务水平提升,还需要航空公司与乘客多加磨合。

  其实,民航解禁手机,也让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多了一个市场维度:有WiFi和没有WiFi,乃至WiFi的速度快慢,势必将成为乘客选择航班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换言之,管理部门只负责“放权”,WiFi服务的情况到底怎样,还得靠各航空公司努力。

  允许飞机上使用手机,是航空服务一大进步,也是与时俱进。2016年8月,民航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依然严禁在航空器内使用手机或者其他禁止使用的电子设备,并且还提高了最高处罚额度。但时隔一年后,《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的修订就将“禁止使用”转由各航空公司自行制定管理和使用政策,意味着对飞机上使用手机松绑,政策调整速度不可谓不快。

  但回望这一政策转变的历程,可知管理服务水平本可以做到更好。早在20多年前,科学界就已有明确结论: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电子设备能够影响航空安全。随后在2013年,美国等多个国家民航纷纷宣布对手机解禁。于这样一种国际趋势或惯例面前,中国民航解禁手机,其实完全可以更早一点。

  2017年,中国航空客运量达4.88亿,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航空市场。这种市场地位,决定了无论是在航空服务还是航空管理上,都理当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现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终于与国际标准看齐了,但航空管理和服务,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仍需加速。

  □任然(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