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上一篇

万亿俱乐部背后,都市化成经济增长新动力

2018年01月23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扫描二维码 微信看“沸腾”

  明言财经

  中国经济集聚的趋势显著,使得中心城市及其辐射的城市群占中国经济总量的比重越来越高,这也是城市经济跻身万亿俱乐部的动力之一。

  1月初,无锡、长沙先后宣布其2017年的地区GDP预计将超过1万亿元,加上京沪穗深及津渝宁杭蓉等城市,至此,中国跻身万亿GDP俱乐部的城市达到14个,此时距中国首次有城市(上海)GDP达到万亿的时间仅仅11年。

  中国城市经济集聚趋势明显

  一个城市的GDP要达到1万亿并不容易。从国别视野来看,2016年,GDP达到1万亿人民币(1500亿美元左右)的国家(或地区)有55个,这意味着中国一个国家,就有十几个城市的经济实力超过或相当于全球第55名的那个国家。这是中国经济实力的体现。

  城市经济跻身万亿俱乐部源于两个动力。第一是中国经济整体保持快速的增长,年均增长率快于其它主要的经济体,水涨船高,这些中心城市作为全国和区域的领头羊,自然会有出色的表现。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整体呈现升值趋势,更显著地提升了中国城市在国际城市中的竞争力。据彭博社在2014年的报道,牛津经济学公司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到2030年,在世界50个最大城市经济体中,将新增9座中国城市;在10座增长最快的城市中,有7座是在中国。

  第二,中国经济集聚的趋势显著,这使得中心城市及其辐射的城市群占中国经济总量的比重越来越高。以湖北为例,武汉一个城市的GDP占湖北经济总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34.04%上升至2016年的36.47%。从全国来看,GDP排名前14的城市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2000年的25.48%上升到2016年的29.39%,提高了近4%。这14个城市的经济产出就占到全国的三成。

  都市化在城市增长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万亿GDP城市俱乐部的扩容也透视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动力:都市化(亦可称为中心城市主导的城市群)。

  现代经济的增长极是工业和服务业,这两者的增长速度远快于农业,主要集中于城市。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二为城市化和工业化。到今天,中国的工业发展已经到达新的阶段,受制于出口增速放缓和创新驱动力不明等因素,很难复制过去的快速增长。城市化率虽然还在提高,但外出农民工的增长已经停滞,靠农民进城也很难复制过去的快速增长。

  但近几十年以来,我们看到了都市化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经济学家Rosenthal等人的文献显示,在美国,城市规模倍增,会将生产率提高3%-8%,关于欧洲的研究也显示人口密度与生产率的增长是正相关的。因为服务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其增长更严重依赖城市本身的增长,包括人口规模的增长和经济的活跃度。只有人口的规模大、密度高,经济的规模才可能大、密度才可能高,才能为城市带来效率和消费的优势,专业服务(如会计、律师等)、文化活动也更容易在大城市发展。

  在中心城市的辐射下,经济功能互补的周边大中型城市在区域内联系紧密,发挥分工优势,这就是都市化(亦即城市群)。据上海财经大学张学良教授的统计,2012年,中国23个主要城市群占全国30.21%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65.69%的人口,创造了90.49%的地区生产总值,而前十大城市群更是以14.72%的国土面积,集聚了46.8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71.67%的地区生产总值。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走在发展特大、超大城市及其城市群的道路上了。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而一般情况下,城市规模越大,区域内联系越紧密,其经济增长的质量可能越高。因此,要推动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中国的万亿GDP城市俱乐部还需要有更多的成员。

  □聂日明(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