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来信

2018年01月24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月嫂花钱买“金牌”,透支行业信誉

  据新华社报道,“全面二孩”时代到来,月嫂市场持续火爆,不少“金牌”月嫂月薪上万元仍供不应求。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月嫂号称“金牌”,却无培训经历、无相关证件、无工作经验。“金牌”月嫂须持有的高级育婴师等证件发证混乱,花几百元就能买到,甚至一些家政公司还自制“金牌月嫂证”。

  事实上,所谓的“金牌月嫂证”就是一个凭空捏造的概念。公共部门所颁发并认可的关联证书,只有“母婴护理师资格证”“育婴师职业资格证”等等。

  而在现实中,各种协会、企业,却推出了各式各样、名目繁多的“月嫂证”,并凭着“卖证”着实大赚了一笔。

  一名月嫂到底能力如何、水平怎样?自有市场化的评价。可花钱买证遍地“金牌”的情况,不仅给公众的消费决策构成极大的干扰,也是在透支行业的信誉。消费者还是多留个心眼,别被各种自封的“名头”欺骗了。□然玉(媒体人)

  请别拿精神病患者寻开心

  公厕内墙瓷片上有一则“开心一刻”,说的是一群精神病患者分不清下雨还是淋浴,然后发生笑话。

  其实社会上类似这种拿精神病患寻开心的“笑话”不少。可每次看到这样的“笑话”,我却一点也不开心!不仅不开心,心情还很沉重,心里隐隐作痛——这使我想起了我那可怜的英年早逝的叔叔,还有那些流落街头挨饿受冻的精神病患者。我的叔叔是一名精神病患者,一辈子孤苦伶仃,凄惨悲凉……

  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理应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心、关注和关爱。但凡有怜悯之心的人,都会同情并包容他们,而不会歧视、排斥他们。真的很希望健全之人,别拿他们的病态寻开心,少造一些“段子”,那样一点也不文明,更不会让你看起来更高级。□彭李明(职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