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下一篇

最高法评“2017十大案件”:推出典型案例,推动良法之治

2018年02月02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漫画/刘俊

  金语良言

  指导性案例可以使封闭的法典具有相对的开放性,使法律具备了成长的机能,亦使司法标准统一、裁量一致。

  经过近一个月的评选,徐玉玉被电信诈骗案,于欢故意伤害案,王力军无证收购玉米被宣告无罪案,简阳市政府被诉公告违法案,王老吉加多宝红罐装潢纠纷案,全国首例“毒跑道”公益诉讼案,全国首例电商平台打假案,奢侈“包包女”拒不执行判决被搜查案,以及“百名红通”1号杨秀珠回国受审案和卢荣新无罪释放案等十个司法案例成功入选,成为“2017年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

  对于此次评选,最高人民法院领导表示,这十大案件“是全国法院2017年审理的2500多万起案件的典型代表。”

  典型案例令法典有开放性

  从渊源上看,我国属成文法国家,由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行为准则,既往案例在司法裁判中并不具有约束力。这与英美等判例法国家坚持遵循先例的原则,截然不同。

  但正如学者所言,指导性案例可以使封闭的法典具有相对的开放性,使法律具备了成长的机能,亦使司法标准统一、裁量一致。尤其是在全面依法治国迈进新时代的背景下,典型案例越来越成为推动中国民主与法治进程的显著力量。

  案件成长于时代的土壤,是社会形态的特别表现形式。此次入选的十大案件,涉及民商事领域的共计3例,它们是王老吉加多宝红罐装潢纠纷案、首例“毒跑道”公益诉讼案和首例电商平台打假案;涉及行政领域的共计1例,即简阳市政府被诉公告违法案;涉及执行领域的共计1例,即奢侈“包包女”拒不执行判决被搜查案;涉及刑事领域的共计5例,包括徐玉玉被电信诈骗案、于欢故意伤害案、王力军无证收购玉米被宣告无罪案、“百名红通”1号杨秀珠回国受审案以及卢荣新无罪释放案。可见,十大案例的分布涉及了主要司法领域。

  从案件具体分布看,刑事案件占案件总数的一半。由于刑事案件事关重大的人身财产权益,无疑最受民众瞩目和关注,也是媒体报道的焦点,这也顺应了自2015年以来推动法治进程年度案件评选结果分布的总体趋势,也说明刑法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依然扮演着突出而重要的角色。

  以“于欢案”为例,此案因“护母杀人”而备受媒体关注,围绕如何处理情理法的关系、如何理解正当防卫的规定等,几乎形成了全民讨论的热潮。

  该案经二审改判,承认了于欢“刺人”行为的防卫性质,但属防卫过当,二审的判决还原清晰的案件事实,运用严密的法理论证,辅之以恰到好处的情理辨析,兼顾法律和人情,成为新时代我国刑事司法判决的典型代表,也进一步向社会公众阐释了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制度的真正涵义。

  典型案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案件与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此次入选的三起民事案件分别涉及知识产权、网购和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王老吉与加多宝关于红罐装潢纠纷一案中,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认为,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公司对涉案“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权益的形成均作出了重要贡献,双方可在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的权益。

  这样的判决看上去像是“和事佬”,但于情于理相符,对于两个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在上海奉贤区法院判决的全国首例电商平台打假案中,法院认定被告的售假行为对淘宝网商誉造成损害,判处被告向淘宝网赔偿人民币12万元,这不仅处罚了售假者,维护了电商的声誉,同时也是在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全国首例“毒跑道”公益诉讼案,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未就案办案,通过调解一并解决了类似问题,实现了修复生态环境和承担公益捐助责任相结合,最大程度地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典型案例是最好的法治宣传

  典型案例无疑也是最好的法治宣传。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案件如果和“互联网”相结合,更能够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在奢侈“包包女”拒不执行判决被搜查案中,法院对案件执行进行了全媒体直播,共计1200万网友围观执行全程。

  大多数网友通过直播零距离了解法院“执行难”的困境,这对于老赖们也是最好的震慑。通过该案的报道,形成了严惩失信,守护诚信的良好舆论态势,实现了“以一案面貌见全局,以一案惩戒树权威”的良好效果。事实上,每一起典型、鲜活的案例,都将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普法宣传,案例的价值若被民众认同就是实现良法之治。

  与此同时,还要关注典型案例的警示意义和延伸价值。此次入选的“简阳市政府被诉公告违法”一案,自1999年到2017年历时将近20年,直至最高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判决最终认定简阳市政府作出的行政行为属于明显不当,确认被诉行政行为违法。该案的判决在法律上的意义不难理解,而更为重要的是,人们显然更期待此次历时久远的诉讼,对于地方政府提高依法行政的法制观念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司法公信力成为新时代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案同判”既是司法机关的努力方向,也是广大民众的殷切期待。这就要求司法裁判者务必重视类似案件裁判结果的影响力,不仅立足现在,还要放眼未来,让自己的裁判真正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金泽刚(同济大学法学教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