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留住记忆,是文字最诚恳的工作

2018年02月03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生命的力量:一个麻风病人的纪实》
作者:林强
版本: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7年8月
《让教育多一点理想》
作者:陈心想
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12月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作者:林奕含
版本: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2018年1月
《时间:现代与后现代经验》
作者:(奥地利)赫尔嘉·诺沃特尼
编者:景天魁、朱红文
译者:金梦兰、张网成
版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10月
扫码关注有时TimeTo
扫码关注新京报书评周刊

  这一周,我们关注的几个话题,都与记忆——或留在记忆中的痛苦——有关。当林奕含用写小说的方式,把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暴力诉诸文字,我们在一个个比喻之间窥见她内心的惨痛和折磨。当十几次探访“麻风村”的林强用一本书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我们可以借此回顾那段渐被遗忘的历史。当最后一批90后已经年满十八岁,个人的回忆能帮我们唤起时代潮水曾经的动荡与新变。每个个体的记忆都是有局限的,但文字和书籍,可以让更多的记忆得以存留。

  记忆

  麻风病村

  这段历史,我们已经快忘了

  1月28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现在,这一病症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基本消除,以至于很多人对它一无所知。但在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历史上,麻风病制造过无数病痛、残疾和人间惨剧。由于麻风病具有传染性,而且发展到后期会导致毛发脱落、眼鼻塌陷、四肢畸形等可怕的外部症状,病人经常会遭遇歧视、恐慌和污名化。

  《麻风病村的这段历史,我们已经快忘了》这篇文章,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中国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为了防治和控制麻风病的病情,专门给麻风病人居住和治疗的“麻风村”。多年过去,尽管当年的病人几乎都早已痊愈,却因为社会的歧视和压力,很多仍然不得不生活在与世隔绝的“麻风村”中。我们采访了十几年来多次进入麻风村探访,给予村民们切实帮助的摄影师林强,听他讲述他所看到的麻风病人们的故事、麻风村的过去和现在,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一特殊的群体。如林强所说,麻风病将被消除,那一批麻风病人也终将离开人世,但“这段历史的东西是永远消除不了的”,我们不仅不应将其遗忘,还应该感谢他们。

  70后的十八岁

  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青春

  进入2018年,意味着最年轻的90后也年满十八岁成年,又一代人离开了少年时代,开始真正进入社会和历史。向前回顾,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青春、不同的十八岁。而在一个转型的社会之中,怀旧往往来得更迅猛。《寒门子弟的十八岁:遇见过粗暴执法,但还有梦和未来》一文,是一位70后知识人对十八岁的回忆。那是1992年,《春天的故事》所唱的年份。那一年的春、夏、秋、冬,对于他个人而言,意味着一些将要发生的转变和可能。而从私人化的叙述中,我们同样能够感受到外在环境正在发生的变动。

  坐在教室里的他,突然可以和同学讨论“市场经济”了:“原来市场经济也有好处”。而此前任课老师提醒“这个问题可不能谈!”转眼间,课本也更换。那一年,作者经历了青春的绽放,也经历了家庭贫寒而遭遇基层农村办事员的粗暴执法,产生过困惑,但不卑不亢,不偏不倚。而今26年过去,他有怀念,也有反思。

  书事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每一个比喻和修辞都是暴力现场

  2017年4月27日,26岁的台湾作家林奕含因不堪抑郁症的折磨自缢身亡,留下了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一悲剧事件和她曾遭受补习班老师长期性侵的经历引发了巨大关注。最近,这本书的简体中文版正式问世,如果不考虑背后的“真人真事”,它是否仍是值得认真阅读的小说?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推送的这篇文章,是从文本层面对《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进行的解读。

  作者肖一之认为,林奕含在小说中斧凿过的语言不是耽求病态审美、包庇施暴者的文字游戏,而是努力指向几乎无法言说的极致暴力;更重要的是,控诉假借文字和美感的施暴者不仅仅需要陈述事实,还需要从施暴者手中夺回对文字的掌控,夺回开口的权力,也要夺回热爱文字的权利。在小说密集的比喻中,既有李国华的变态欲望,也有房思琪的抗争,认真的读者必须加以辨析,因为对《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来说,把控修辞不仅仅是写作的手段,也是抗争的核心。

  生活

  时光飞逝

  为什么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相似的感觉,和小时候相比,长大后的时间会过得越来越快。为什么呢?我们是如何感知时间?而关于时间的错觉又如何欺骗我们?关于这个问题,网络上有很多看似非常高深有理的物理学解释,如宇宙加速膨胀、Windows时钟忽快忽慢、近年来减少增加闰秒、舒曼共振频率加快……这些理论企图向我们说明,不是大家感觉时间变快了,而是时间真的变快了。不过,只要认真查阅相关的学术论著,就会知道这些说法并没有确切的研究依据。

  《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其实是因为你已经没有自己的时间》这篇文章,就是要仔仔细细地和大家聊一聊时间。作者运用神经学、脑科医学的某些理论,来作为认识“时间变快”的参考。比如,随着长大,我们对时间的计算与运用,越来越精准。而精准认知对事物有缩减功能,对时间如此,对空间也是如此。再比如,随着我们渐渐长大,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可回头地在渐渐变少,不可能再像小时候那样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当时间被“分割”和“付出”,也会让我们感到时间变少。

  栏目

  诗人读诗(逢周二推送)

  李亚伟 《我们》

  今天要为大家推荐的诗作,是诗人李亚伟的作品《我们》。李亚伟是第三代诗歌发起者和代表诗人之一,也是80年代最有名的地下诗人之一,最有名的诗当属《中文系》,曾被传抄至全国各大学的中文系。而《我们》这首诗,读起来像是诗人代表着一代人在进行着内心的独白——“我们从表面上来/我们流通,越过银行账户,又赚回来一个/我们即使走在街上/也是被梦做出来的”。

  FUN声(逢周二推送)

  甘地 逝世70周年

  2018年1月30日,是印度圣雄、非暴力运动创造者,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者甘地逝世70周年。爱因斯坦对甘地评价:“后世的子孙也许很难相信,历史上竟然走过这样一副血肉之躯。”然而,甘地同样也是一个争议性的人物。在FUN声栏目,我们为大家分享的是文章《一个长期从事政治的人,真可以避开党派纷争,出淤泥而不染?》,以此作为纪念,也努力窥见甘地的某一侧面。

  周末读诗(逢周日推送)

  江弱水 致敬穆旦

  本周的“周末读诗”栏目,江弱水老师继续关注中国现代诗人。穆旦是上世纪40年代中国诗坛最重要的诗人之一,“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在江弱水看来,虽然他对穆旦借鉴西方现代诗人的比重过大有所不满,但也渐渐意识到,穆旦的强度和复杂性,的确给中国新诗带来某种新的活力,在最好的时候,他写出的诗篇是无可替代的。我们理应向他致敬。

  本周新媒体观察/新京报记者 李妍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