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以爱之名,并非人际关系的全部

2018年02月1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依恋三部曲第一卷:依恋》
作者:(英)约翰·鲍尔比
译者:付琳
版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8年1月
《陌生人溺水》
作者:(美)拉里莎·麦克法夸尔
译者:王燕秋
版本: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7年7月
《烹饪、菜肴与阶级》
作者:(英)杰克·古迪
译者:王荣欣、沈南山
版本: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2018年1月
扫码关注
有时TimeTo
扫码关注
新京报书评周刊

  临近岁末,不少在外打拼的人们都要返乡过节。但也有不少人,对返乡却并不期待,因为他们跟父母亲人的关系,可能并非那么温暖有爱。而近些年,在大学校园里,师生关系也似乎出现了诸多问题,不断涌现的丑闻,似乎在告诫我们:以爱之名,并非人际关系的全部,想获得健康理想的人际关系,需要我们每个人学会独立自主的判断和思考,这样做或许才能避免自身深陷泥淖之中。  

  

  观察

  亲子关系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好父母

  最近,北大毕业的留美学生王猛(化名)以万字长信细数父母带给自己的伤痛,并已将父母拉黑六年、十二年不回家过春节。消息在网上热传,引发许多讨论。我们用《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好父母,但我们可以选择走出伤痛》这篇文章,从这个事件本身说开去,跟大家探讨如何处理跟父母的关系,尤其是跟可能“不那么好”的父母的关系。

  王猛的例子或许有些极端,但仍然令很多人感到了共鸣。他以这样的方式,揭开了中国式亲子关系的暗角。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曾遭遇过情感需求不被满足的不安,甚至被父母责骂、控制、无视、嘲讽、戏弄、否认。读网友们的评论,父母们给童年留下的阴影让人心酸不已,又无可奈何。很遗憾,做父母没有门槛,“以爱之名”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这些原本潜藏在我们生命原始角落的负能量,一旦被日后生活中的新事件、新情绪引爆,可能会捆缚住我们的手脚,成为过不去的心坎。

  既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好父母,曾经是孩子的我们如何走出“伤痛”?假如停止单方面对父母的指责,跳脱出情绪化的控诉,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它呢?在一味抱怨之外,认真去思考这几个问题,或许是更有意义的事。

  师生关系

  构建有界限、更互相独立的相处

  亲子关系之外,师生关系也成为近日网友们关注的焦点。在刚刚开始不久的2018年,我们已经经历了多起针对高校师生关系引发的争议。罗茜茜时隔12年之后实名举报北航博士生导师陈小武;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杨宝德被发现溺亡在西安灞河中,而杨宝德身边的亲友指出他生前曾抱怨导师太苛刻,经常让他帮忙去帮导师干私活;还有南昌大学2017年底爆出的性侵事件……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或许大多数师生关系都是健康、珍贵的,但我们的高校师生关系,的确仿佛掉入了脆弱的怪圈,一不留神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不正常”的师生关系,成为“公开的秘密”,我们如何在今时今日,理解师生关系的合理界限?理想的师生关系又应该是怎样的?

  《当“不正常”的师生关系,成为“公开的秘密”》这篇文章,反思和展望了我们的师生关系。在作者看来,互联网世界对高校教师的各种调侃,反而为性骚扰这样严肃恶劣的行为提供了一个微妙的缓冲地带,那么互联网也可能会同时成为重塑师生关系的推手。在社会越来越个体化的当下,一种理想的师生关系会更有界限、更互相独立。

  书事

  《陌生人溺水》

  彼得·辛格的“池塘论证”

  我们先想象一个这样的场景:假如你经过一个不深的池塘,看见一个小孩溺水了,你会去救他吗?代价是你的衣服会弄脏?

  答案是显然的。面对一个垂死挣扎的孩子,衣服会脏很难称得上真正的代价。选择不救的人,在道德上会受到谴责。那么,如果垂死挣扎的孩子不是在眼前的池塘,而是在世界上其他遥远的角落呢?

  这就是著名的“池塘论证”,提出者、伦理学家是彼得·辛格。他认为,如果我们不把自己拥有和挣得的金钱捐献出来减轻痛苦,那么我们就对很多人的死都负有责任。但根据我们绝大多数人直观的道德感受,恐怕并不是这样。为什么?

  但这个问题触及人性与道德的根本,《陌生人溺水》一书所直面的正是这一问题。一方面,善行的对象似乎“理所当然”地应该被推广到更大的范围;另一方面,就个人生活而言,它似乎又不该是无限的。一个无时无刻不想着要去行善的人,往往并不令人喜欢,甚至会让人觉得“不正常”。

  生活

  饮食习惯

  丰富的寓意和独特的文化逻辑

  临近岁末,大大小小的节日也多了起来,前几天的立春日刚刚过去,我们又迎来了小年。小年过去,马上要来的就是“大年”。眼看着春天马上就要苏醒,而在每个万物复苏的时节,人们都习惯用饮食来庆祝。从立春到小年,再到重头戏春节,关于“吃”的讲究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而这些“吃”的风俗背后,其实包含了丰富的寓意和独特的文化逻辑。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吃又不仅仅只关乎于吃,它更可以是观察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与阶层的入口。因为饮食习惯里,往往藏着极为丰富的信息。

  栏目

  林奕含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去年春末夏初,我们都为这个美丽的女孩心碎过——年仅26岁的台湾作家林奕含,在家中自缢身亡。而她身后,则留下了这部残酷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如今,这部作品迎来了简体版,终于要跟更多读者见面。

  这是个令人心碎却无能为力的真实故事。痛苦的际遇是如此难以分享,还好这个世界还有文学......如果你也曾被生活触痛过,你或许也会想读读我们这一期读者们诚意满满的感受。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评审团”,我们将不间断地为大家送上最新鲜的阅读体验。

  张丰 与父母相处的日子

  春节将至。我们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在屈指可数的假期里,于父母跟前尽孝,让自己安心,也为下一年的外出漂泊,给自己提前补充一点亲情的慰藉。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几乎每一刻、每一个人都在背井离乡,时间与空间的阻隔,注定将我们与父母在一起的这些日子,变得短暂而无效。

  但是在中国传统社会,我们的生老病死总是与一个大家庭牵连在一起。如今,这些热闹与悲伤只是在子女亲人来回匆匆的奔赴中,被突然放大,最后剩下的,也只有孤独。本期声音来自我们FUN声的三位小伙伴:彬彬、夭夭和小秋。她们为大家分享的是新京报书评周刊微信推送的《承认吧,与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已经注定短暂而无效》一文。

  何家炜

  里尔克的《内心肖像》

  我们本期的“诗人读诗”要为大家推荐的诗作,是奥地利诗人莱纳·玛利亚·里尔克的作品《内心肖像》,它的译者是诗人何家炜。

  里尔克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与他同时代的作家茨威格毫不吝惜对他的赞美之词,他把里尔克的存在,视为一种奇迹。里尔克二十岁离开故乡布拉格,一生漂泊不定,他写的诗经常表现出对“绝对孤独”的彻悟。在里尔克的诗歌作品中,情诗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我们要推荐给大家的《内心肖像》正是一首情诗。诗人在想念一个人,绵长的柔情将思绪描入血液,但他不奢望所念之人的回应。

  本周新媒体观察/新京报记者 张婷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