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关注全国两会系列评论之九
期待全国“两会”在减负上形成的话题效应,能促成减负从凝聚共识迈向对策辨析。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减负成为关键词之一。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不少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都聚焦于中小学生减负。
如柴会恩代表表示,学生减负更要减心理上的“负”,防止“课内减负课外增”现象;张志勇代表提出,“减负”并不等于公办教育的“后退”等;周洪宇代表认为,推迟上学时间非减负治本之策,但治标也有必要,至少能让学生得到更长时间的休息;王欢委员则建议,规范课程设置、深化评价改革,有针对性地做好“减负”“四则运算”。
给中小学生减负,已经“喊”了多年,从中央到地方,既有政策引导,也不乏改革探索。但揆诸现实,这些年很多中小学减负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甚至还有“不减反增”的倾向。也因如此,这才有了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发出的“减负”“最强音”。
两会是共商国是的舞台,不少代表委员聚焦减负议题,也说明该问题已成当前社会的重大民生关切,也与教育问题日益受重视的态势吻合。代表委员就此热议、建言,也有助于促成关于减负的社会共识的形成,继而寻找到务实的减负之道。
在减负议题上,从教育部门到学校、家长,其实不乏共识:减负不只是老师的事,要减的不只是“校内”负担。个别不同声音,实质上仍是在“如何减”上的分歧,而非对减负的否定。可以说,这为促成有效的减负行动,打下了理念基础。
就当下而言,关键是要把观念上的共识导向行动上的共识,即减负到底应如何减。在这方面,很多代表委员都提供了真知灼见,如主张做好“减负”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包括把孩子的睡眠和运动时间“加”上去,把多元评价的激励机制成倍拓展(“乘”)等。
正如他们所说的,减负困境的根源,在于在教育指挥棒上下工夫,让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健全完善。这也需要更加全面、综合、系统的制度安排。
在这根源性症结之下,“越减越负”现象的具体指向和重心也会面临城乡、地域差异:对城市里的中小学生而言,负担过重,或主要指的是课外培训、竞赛以及家庭作业的泛滥;对不少农村学生来说,负担可能更多地来自课堂上的唯成绩导向,及因缺乏有效课外指导而要独自面对学习任务的压力。负担肇因也很复杂:有的地方可能是教育方式和理念整体滞后,有的是由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所致……
鉴于此,减负显然当加速治本,并针对具体诱导因素对症施策。光治标而不触动“本”,或许是抽刀断水;而在治本难一蹴而就的现实背景下,针对最直接的征兆施治,如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以“结果”来倒逼行动也挺重要。像“晚10点后不作业”,就是积极尝试。
减负的本质是“减量+增质”,这问题挺繁复,但越是如此,越是既要有紧迫感,又不能病急乱投医;既要注重治本,又不能一刀切。也期待全国“两会”在减负上形成的话题效应,能促成减负从凝聚共识迈向对策辨析,从积极呼吁走向科学实操,让减负问题早日不再是“问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