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封面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5:封面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在记者会上表示,目前大气污染改善的成果还比较脆弱

“大气污染治理仍在负重爬坡”

2018年03月11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张道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研究员朱定真

  近日,随着北京地区雾霾天气的“卷土重来”,雾霾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昨日上午,“政协委员谈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表示,当前大气污染治理仍然在负重爬坡阶段而不是负重前行,任重道远,容不得半点松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影视中心总工程师朱定真表示,只有用科技的手段才能最大可能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实现治霾的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张道宏此前则建言,治理雾霾“天帮忙”固然重要,“人努力”调整能源产业结构才是根本。

  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

  空气改善程度还处在量变阶段

  昨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三场记者会举行,会议主题是“政协委员谈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表示,虽然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前大气污染治理仍然在负重爬坡阶段而不是负重前行,任重道远,容不得半点松懈。

  黄润秋解释,一方面,措施之下,蓝天白云多了,证明大气污染治理的路子是对的,但空气情况的改善有人努力,也有天帮忙。根据近期科学评估,天帮忙的成分占了30%,所以主要还是人努力,占70%。另一方面,目前采取的措施还不是根本性的,改善力度有限,改善的程度还处在量变阶段,远远没有达到质变阶段。

  对于近期北京等地又出现污染天气的情况,黄润秋解释,目前大气污染改善的成果还比较脆弱,免不了在静稳天气、高湿天气、重污染天气等极端天气情况下,大气污染会卷土重来。

  “从全世界治理的情况来看,大气污染治理从来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它有一个过程和自身的规律。”黄润秋说,目前我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大气质量达标的还不到三分之一,只有29%。因此,大气污染治理仍然是任重道远,容不得半点松懈。

  如何实现2020年打赢蓝天保卫战的目标?黄润秋提出,下一步大气污染治理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这三个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其中,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黄润秋指出,京津冀等地区污染之所以严重,来源于污染物的排放,而污染物的排放源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京津冀‘2+26’个城市国土面积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但是3%的面积上排放着我们国家10%的二氧化硫、15%的氮氧化物。”黄润秋表示,如果不在产业结构上做根本的调整,从根本上治理大气污染仍是一句空话。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张道宏

  “人努力”才是治霾根本立足点

  3月8日上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张道宏委员代表民盟中央作大会发言。在发言中,他说,保卫蓝天的初战成功,绝不意味着灰霾从此俯首就擒。

  他认为,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截至去年年底,重点地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灰霾天气出现频次和覆盖范围也开始减少,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他列举说,比如当前我国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在世界前列;虽然PM2.5的污染趋势初步得到控制,但距离整体达标仍有较大差距;我国的“三偏”结构——即偏工业的产业结构、偏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偏公路运输的交通结构,决定着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同时,监测数据和研究表明,不同地区PM2.5的主要来源存在差异,同一地区PM2.5又存在时间差异,这都加大了大气污染精准治理的难度。

  “要彻底治理灰霾,涉及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控制技术和社会经济成本等诸多问题,需经一个不断优化调整的过程,污染物的减排也需时日。”他说,天助自助者。“天帮忙”的气象条件固然重要,“人努力”才是治霾的根本立足点。

  他建议,首先要推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对于过剩钢铁产业等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在控制PM2.5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氨总量进行控制的同时,推行“煤改气”和其他替代性清洁能源的使用。

  他还建议,在一些重点地区,要严格执行对油品质量和机动车排放的全流程监管。另外,除了加强区域大气污染协同管控,还可成立高校、研究院所组成的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对不同区域的治理效果做出客观评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研究员朱定真

  治理大气污染要有决心也要有耐心

  这几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影视中心总工程师朱定真常被其他委员问到“霾”方面的问题。

  近期北京等地又出现污染天气,朱定真解释,北京霾或是重污染天气形成的可能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在大气扩散条件不好的静稳天气下,当地排放的污染物容易在近地层积累。第二个原因是,北京周边地势分布,偏东或者偏南风的情况下可能将影响路径附近的污染物输送过来,在近地层聚集达到污染浓度。

  说起去年冬天蓝天天数增加的原因,朱定真表示,“治理大气污染的关键在于找准污染物的源头,去年晴空日增多,主要在于政府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在预警的时效内对污染源有所控制,效果明显。”另外,部分原因也在于“天帮忙”,去年年底,高空环流形势的配置引来了多次冷空气活动。

  不过,朱定真强调,治理大气污染要有决心,要讲科学,也要有耐心。只依靠“天帮忙”,解决不了大气污染的问题。要讲科学,要依靠科技进步来逐步解决。

  朱定真认为,治霾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科技界的共同努力。

  污染排放源自生产、生活活动,作为公众,在生产、生活中,要尽可能减少“粗放”的排放。朱定真同时表示,社会要发展、居民生活要改善,不可能靠停止生产、生活活动来治霾。“要实现生产、生活活动的发展目标,又要在这个过程中将污染排放减到最小,只有在预测、监测、减排各个环节上都有所改进,用科学的管理,科技的手段来解决。”朱定真说。

  朱定真还表示,空气重污染的预警是可以起到减少或者不发生污染的作用的。“提前发布了红色或者黄色预警,将可以提前采取措施,不让污染物聚集到有害的浓度。有时预警发布后,污染反而没有达到预警的程度,正是预警起了应有的作用,而不是发错了。”

  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张维 实习生 王晓丽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