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书评周刊·书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1:书评周刊·书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再版

2018年03月17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批评家之死》

  作者:马丁·瓦尔泽

  译者:黄燎宇

  版本: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8年1月

  马丁·瓦尔泽是当代德语小说创作的尊严,但2002年,这本《批评家之死》问世时,他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舆论抨击。大众争论的焦点在于故事开始时两个人物的身份,一个是犹太人,而另一个是德国人。马丁·瓦尔泽在写小说的时候,就给这两个人的名字设置了许多隐喻,如埃尔-柯尼希,这个组合式的名字在德语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批评家莱希-兰尼斯基,同时还有“魔王”之意,这个被称为“文学教皇”的犹太批评家是德国的文艺明星、电视名人,如果他批评哪个作家的小说不好,就基本等于在业界宣判死刑。德国评论界借此认定瓦尔泽在用《批评家之死》向兰尼斯基进行报复。而汉斯·拉赫在德语中又有着“大笑”的含义。

  其实,说马丁·瓦尔泽写这本书的时候完全没有影射之意也不太可能,但绝对不至于“反犹”的地步,他所思考的是一个文学内部的、关于作品与批评关系的问题,参考他在书中的一段人物独白:

  我越来越多地发现,跟我说话的人在交谈的过程中变得高大起来……众目睽睽的时候最令人难堪。或者——这个最糟糕——在电视演播室。当别人以某种方式谈论我的时候,我也会矮一截。而且即便我不跟这些人在一起,也不知道他们正好在谈论我,这种情况照样会发生……夜里——我感觉这是最重要和最奇妙的事情——我的身高将得以恢复。自从有了这种萎缩和重新长高的经验,我天天都给自己量身高……现在我是早晚量一次。

  而《批评家之死》出版后遭遇的舆论攻击,民族主义论调的谩骂,也恰好讽刺性地印证了马丁·瓦尔泽所写的内容。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