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期间,提高教师待遇、改善职称评比体系,提高公办教师“获得感”等声音让教师这一群体再次受到关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外培训行业、在线教育等的兴盛,给老师带来了更多选择。
被称为“铁饭碗”的教师是否真的迎来了“离职潮”?是哪些因素在影响老师的去留?当今时代背景下,教师以及教育生态又面临着哪些挑战?
大规模教师离职潮尚未显现
两会期间,教师去留问题引发代表委员的热议。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表示,尽管目前离职的公办教育教师数量并未对公办教师队伍建设构成威胁,但也要引起警觉。
随着家长、学生课外学习需求的提升以及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类教育机构不断涌现,在线教师、课程研发教师、独立教师等职业走入大众视野,教育工作者的选择愈发多元,舞台也愈发宽广。
曾在公立学校任职的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学区管理中心副主任刘乐天表示,近年来教师的观念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多人希望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面对一线城市高房价等生活负担,教师开始选择光明正大地离开而不是偷偷做兼职。
根据新京报教育周刊微信公号“学习公社”(xjbxuejie)上周进行的网络调查,有半数参与调查的学校在职教师正考虑离开,原因主要为待遇不高、工作考核多、工作时间长、晋升通道狭窄等。
此背景下,所谓的教师“离职潮”是否已经出现?曾任职广西壮族自治区百强中学英语老师、现在某知名互联网教育机构从事英语核心课程研发的Lilian(化名)曾进行了一次小调查。她发现,很多教师因为工作太累等问题产生了离职念头,且以年轻教师居多,他们的个人职业规划相对不清晰,希望寻求更多的可能性,但最终决定离职的不到这一群体的10%。“公立校老师辞职潮现象并不明显。即便离职,也多为学校间的‘平跳’,”Lilian说。
在一线任教26年的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实验学校三年级语文老师白健鹰表示,从我校及周边校情况来看,教师的稳定性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富有责任感、使命感,加上教师在工作中获得的幸福感、成就感较高,历年来教师待遇也在逐渐提升,让老教师们更有信心干下去。
校内校外平台各具吸引力
在白健鹰看来,留在学校也是出于教育情怀。“比起单一的知识传授,学校承担的更多是育人工作。”刘乐天也认为,公立学校并不功利,相比于拿奖、提分等诉求,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核心素养教育等方面具有优势。
在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基础教育研修中心副主任杨红兵看来,学校拥有最优质的资源,重视不同阶段教师的培训,这是校外机构无法比拟的。杨红兵介绍,从入职培训、日常教研活动到青年教师培训、骨干教师专项培训,学校为不同需求的老师提供了提升的平台。
对比在学校和机构的工作经历,Lilian认为,学校里老师的发展路径更稳定、更清晰,从普通老师、班主任到学科备课组长、年级组长再到管理者,几乎可以预见自己未来的样子,而在体制外则恰恰相反。“对我来说,校外平台更具吸引力,因为发展空间更大,可能性更多,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自我学习,薪资待遇上也是多劳多得。虽然压力比在体制内大,但同事间的竞争关系也让人特别有动力去提升自己。”Lilian说。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校外培训行业、在线教育等的发展,“编制”的诱惑力正在减弱。刘乐天认为,学校平台所体现的吸引力更多来源自优质校,普通校留人压力相对大。随着时代变化,体制内待遇、晋升等问题会逐渐凸显,需要各方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学校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
(下转D02版)
D01-D02采写/新京报记者 方怡君 冯倓秋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