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公共服务部门正在不断采用最新的技术,破解着社会在使用身份证上的痛点、难点。这也是公共部门利用新技术改进公共服务的一个缩影。
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核查失效居民身份证信息和非居民身份证件信息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利用目前公安机关掌握的个人身份数据,在联网核查系统中增加失效居民身份证信息,以及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等信息核查,解决银行难以识别客户出示的居民身份证有效性和非居民身份证件信息真实性的问题。
此前有专家推算,我国每年丢失、被盗的身份证可达数百万张。其中相当一部分被冒名用作开银行卡进行牟利甚至是犯罪,像电信诈骗就与银行卡冒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现象,不仅给身份证丢失者造成了严重的权益风险,实际上也培植了相关犯罪土壤。就此现实而言,在银行系统试点并推广失效身份证核查,是遏制身份证冒用风险的重要一招,宜早不宜迟。
失效居民身份证信息核查,简单说就是银行通过联网核查系统核查居民身份证是否挂失、失效,以验证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性。在失效身份证核查前,银行在办理业务时,一般都要进行人证一致性核查,但由于身份证失效系统未与银行系统对接,这种核查多只是流于外在的粗略判断,至于该身份证是否有过挂失,银行往往无法知晓。也就是说,过去即便用户挂失了身份证,也只是起到一种免责声明,并不能有效阻止身份证被冒用。在银行推广失效身份证核查,有望大大改善这种状况。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联网核查作为银行审核个人身份的手段之一,结果仅作参考。也就是说,银行不能仅以联网核查结果作为唯一依据拒绝为客户办理业务。这就对核查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公民若对失效身份证核查结果有异议,要有畅通的申诉渠道,最大限度减少因为信息衔接不畅而给正常的公民业务办理带来困扰。
随着实名制的普及,身份证的重要性和安全性愈发凸显。推进失效身份证核查,其实就是为身份证的安全打补丁。近年来,从二代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到身份证异地办理,再到失效身份证信息系统上线,和即将推广的失效身份证核查,其背后有一条主线,那就是都象征着附着在身份证上的公共服务精细化管理水平日益提升。公共服务部门正在不断采用最新的技术,破解着社会在使用身份证上的痛点、难点。这也是公共部门利用新技术改进公共服务的一个缩影。
在银行系统推广失效身份证核查,彻底堵住冒用身份证办银行卡的漏洞,也就等于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身份证被冒用的风险,抓住了“主要矛盾”。期待以此为契机,失效身份证核查,能够尽快覆盖金融、工商、电信等所有的用证部门,真正让身份证成为居民的“通行证”——便捷、安全,让丢身份证,不再是一件高风险的事。这也是对社会安全感的一种维护,是公共服务品质的提升。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