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
| ||
|
学校名片
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
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创建于1993年,是国内最早的国际文凭组织(IBO)成员校,是一所中外籍学生同校就读的寄宿兼走读制学校,提供国际文凭小学项目(PYP)、国际文凭中学项目(MYP)和国际文凭预科项目(DP)。现有75个教学班,中外籍学生2000余人,中外籍教职工500余人。
1993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之后,北京市出现了第一批16所民办中小幼学校,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5年过去,汇佳成为了为数不多存活下来的民办学校之一。行走在教育改革试验田,汇佳如何坚持“做对的教育”?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如何创新教育模式、方法,让每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施展?
首推IB课程 关注学生个体成长
“虽然比赛过程‘惊心动魄’,但我觉得CTB的精神是跟汇佳文化有很多共同点的,尤其是创新探究和实践精神。与其说我们经历了‘磨砺’,不如说乐在其中。”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学生刘亦桐说。
在3月初揭晓的CTB(China Thinks Big,即中国大智汇)全国总决赛上,刘亦桐所带领的SPAN队从全国三千多支队伍中突围,获得全国三等奖。在她看来,自己的好成绩来源于学校的课堂和社团活动对自己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激发。“我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轨道,可以选择喜欢的课程,还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活得轻松、通透!” 而关注个体成长,为每个学生提供施展个性的舞台正是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以下简称汇佳)25年办学实践中一直遵循的原则。
1997年,汇佳获得IBDP项目授权,成为中国最先引进IB课程的学校之一,之后,汇佳陆续拿到IBPYP及IBMYP项目授权,成为用中英双语进行教学的全套IB体系成员校。提及开设IB课程的初衷,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执行校长张晔表示,IB是一种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贯通从小学到高中培养的全过程。同时,IB提倡保留各个国家自己的传统,鼓励孩子学习母语,热爱自己的文化,这也与汇佳的理念不谋而合。
但开设IB的过程中也充满挑战。张晔介绍,由于IB课程在小学、初中阶段是课程框架,没有统一的大纲和教材。汇佳细化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探究出在IB框架下进行国家课程的教学,既满足国家课标要求,又能够体现IB建构主义及探究式教学的优势。
不把升学作为唯一目标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批民办校,张晔表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一些坚守,那就是校长王志泽提出的“新型、高品位、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不做与公办教育同质化的教育。
1993年创立时,汇佳学校提出培养“四会”人才,即会钢琴、会游泳、会电脑、会英文,对应艺术教育、体育教育、新技术培养、英语教育。张晔表示,汇佳目前提倡的全人教育,实际上是当时理念的沿袭和升华,它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张晔介绍,在教学资源上,建立以学科课程、体育、艺术课程三科支撑的课程体系,提供丰富的必修、选修课程、40余种俱乐部课程。在教学策略上,兼顾在不同方面有发展需求的学生。同时,学校为高中生开设艺术设计特色课程、工作室、特需课程,为有特殊兴趣的学生提供平台。
2005年前后,随着社会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国际化教育需求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校涌现出来,其中也不乏“奔着升学的目的做国际化的学校”,汇佳因此遭遇一定的挑战。张晔表示:“对汇佳来说,升学不是唯一目标,我们希望坚持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健全的人,回归教育本真。”
新校区明年投入使用 将建100个实验室
在注重每个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汇佳希望,他们都能不失中国根基,具有清晰明确的身份认同。
张晔认为,国际化教育不是一味把孩子培养成认同西方文化价值观的“香蕉人”,而是在对本国文化强烈认同和深厚积淀的基础上开放、包容地发展。基于此,汇佳提出双语双文化教育。一方面,重视母语母文化的学习,开设中国特色文化课程和活动;另一方面,关注英文学习和提升,开设ESL英语辅导课程、英语学习交流项目,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谈到下一个5年的发展规划,张晔表示,学校将继续坚持对“全人”的培养,尊重每一个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提供更丰富的个性化教育资源,建成“百花园”一样的教育生态。张晔透露,汇佳新建立的校区将在明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计划建造100个实验室,聘请来自全世界各个行业领域的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在这里,学生能够凭借着自己的兴趣选择工作室,与专家一同开展一段时间的项目探究。”张晔表示,希望这种工作室课程模式,让学生能够尽早发现自己的特长,并持续不断地获得成长。
■ 对话
国际教育是一条更具挑战的学习路径
张晔 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执行校长
Q:读国际学校等于减负吗?
张晔:在国际学校,孩子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比公立学校少。选择国际教育,实际上是一条更具挑战性的学习路径。
一方面,作为英语为非母语的学生,需要花时间适应新的语言环境,同时中文学习也不能丢;另一方面,国际化教育主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而教学中最难的就是让中国学生发问,这种思维意识的转变需要诉诸实践。与之前的做题、做卷子不同,从对信息的发现、检索、分析、判断,到最终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观点,都要求国际学生花大量时间动手实践,learning by doing。
Q:有意愿选择国际化教育的家庭应当如何做好准备?
张晔: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调整好心态,做到open minded;而且要正确看待国际学校的学习,对接下来的付出做好心理准备,学会接受不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不可固守之前对学习的认知。实际上,中国学生的潜力很大,只要勇于走出第一步,愿意做出“变革”,就会有更多收获。
相比学生,最难调整的是家长。有些家长会有患得患失的心态,并且不自主地将这种焦虑传递给孩子,这是十分不利的。我的建议是,首先家长应当对自己所追求的教育目的有清晰的认知,转变此前以分数作为标准来评价孩子的主要方式。其次,理性看待“成绩”。国际学校更看重的是如何通过各种课程、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在短时间内难以显现,却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方怡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