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北京新闻·城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6:北京新闻·城事
上一篇

避雨加餐看书CBD白领爱上“城市书房”

郎园良阅书房有2500册图书可免费借阅,半年举办约50场演出等活动

2018年04月16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讯 (记者沙雪良)候车时能遮风挡雨,观影后可喝茶对谈,看到喜欢的书就可以借阅并异地还书……在繁华的CBD一片低矮建筑间,郎园文化产业园的良阅城市书房开放不到半年,已成为周边白领乐于光临的去处。

  为候车者遮风挡雨

  国贸桥东,与万达广场隔建国路相望,是一片低矮建筑构成的郎园VintAge文化产业园。去年10月,郎园北门的良阅城市书房开业,过往行人和在郎家园公交站候车的乘客,多了一个读书的驿站,遮风挡雨的空间。

  这处城市书房附近,有多处通过东部的公交站,客流量很大。据郎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原本是门房和保安宿舍,面积约50平方米,改造成城市书房后,有500册图书可供借阅,又有方便面饮料等出售,可满足过往行人多方面需求。

  这处城市书房仅能容纳3个凳子和一面贴墙而设可坐三人的靠背椅。昨晚6点半,约10分钟里有6位客人光顾,有买水的,有母亲带儿子来看书的。

  “晚上等车时进来的人多,刮风下雨天人就更多了。创业不容易,都很忙,进来翻翻书,有时候就进来泡一碗方便面吃。”工作人员说。

  图书在区内通借通还

  下午5点,在郎园的虞社演艺空间,作家白先勇刚讲完3个小时的《红楼梦》,观众散场。从演艺空间出来,有个玻璃房,宽4米多、长约30米,是郎园良阅城市书房的一部分。不少人在这里休息、交谈,等候接下来的签售环节。

  书房里,有人在聊天,有人在吃意面,有人在喝咖啡,有人在看书,也有母亲在陪女儿写作业。

  郎园企宣负责人宋秀平介绍,这里有图书2500册,大小桌子15张,可坐三四十人,还可提供咖啡、简餐。

  为什么要建这个“城市书房”?宋秀平说,郎园是从老厂房改造而来,去年年中整修时,曾考虑过不同方案,最终决定和朝阳文委合作打造一处城市书房,一方面因为“阅读”是白领文化体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建成城市书房可让园区和CBD的文化服务结构更完整,另外也因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之下,文化消费需要先行者探索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模式。

  宋秀平介绍,郎园良阅城市书房的图书都由朝阳区图书馆提供,“园方提出需求,区图书馆供书”。这些书都可免费借阅,并且通借通还,也就是说,可以在朝阳区图书馆或任何一处其他城市书房归还,反之亦然。

  给观众提供交流场景

  下午5点36分,家住通州的李女士来到这里坐下,她要听晚上7点开始的作家刘震云的讲座。

  宋秀平介绍,郎园注重营造活跃的文化生态,常年与各类机构合作组织大量的演出、讲座等活动,吸引很多文艺爱好者,目前已有电影、戏剧等各类微信群近50个。

  宋秀平介绍,过去半年里,虞社演艺空间有约50场活动,观影、戏剧、讲座等,观众们可在这里等候演出,交流体验,及时吃上晚餐。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