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书评周刊·书系特刊·汉学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7:书评周刊·书系特刊·汉学

“海外汉学”不只是一面镜子

2018年04月2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刘东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主编、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
《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作者:(美)包弼德
译者:刘宁
版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7年9月
对士之转型的梳理,直接继承和发扬了美国宋史学界关注“士人”的学术创变,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地探索了深入理解唐宋思想转型的新方法与新道路,从唐宋思想史的内部出发,揭示其起伏转折的轨迹。
《佛教征服中国》
作者:(荷)许理和
译者:李四龙 裴勇 等
版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7年3月
以翔实的史料、独到的视角重现了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画卷,叙述了公元4世纪、5世纪初中国南部和中部地区佛教的特点,剖析了佛教在当时中国传播的社会背景。

  要讨论海外汉学研究译介,无论如何都绕不过这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它于1988年创立,如今恰逢而立之年。透过它,几乎可以看到整个海外汉学研究的变化。当今国内学界,也少有人未受到过这套书的影响。用“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主编刘东的话说,“我们引进的不只是一套书,更是一个知识领域,一个学术传统”。刘东也表示,他自己参与创办的十余套丛书中,“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是他“最看重的一套”。三十年来,“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一直持续并积极地在跟国外的,特别是西方的汉学发生着对话。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版本: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起始年:1988年

  已出版册数:179册

  主要领域:海外汉学

  访谈

  1 选书标准

  新京报:作为这套丛书主编,三十年来你一直在选题上给予指导、推荐及把关。可以具体谈谈海外中国系列的选书标准吗?这么多年来海外汉学研究是不是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会相应地表现在丛书的选书中吗?

  刘东:其实,任何学术著作的标准,当然也就是学术质量本身。不过,如果光这样说还嫌太过抽象,那么我也的确检讨过自己奉行的标准,而且也暗中起过某些变化。比如起初,我对国外的中国研究领域还不具备堪称专业性的全面学识,也就只能根据自己的朴素理解,或按照一个中国人的第一印象,来判定哪本的水准是高是低。

  后来,特别是我在北大开出汉学课程之后,我就更愿意基于汉学界自己的标准,来选择公认的学术名著或代表作。即使我本人并不看好那本书,或者并不能同意它的观点,只要它可以代表最新的汉学成就,我也会赞成把它纳入丛书,因为没有任何人能垄断真理。用我以往用过的形容就是,我们的丛书只应是一个“篮子”,而不应是一个“笼子”,否则就丧失了对话性,而广大中文读者的思想,也就失去了一根促动发展的马刺。

  2 问题意识

  新京报:相对而言,这套丛书对学界的影响是不是比对公众的影响更大?

  刘东:这套丛书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自从它成规模以后,就罕有学者不受它的影响。不过,说到这种影响也要具体分析。

  一方面,它不光是让中文读者广泛了解到汉学的成果,从而得以大致跟踪到西方汉学的发展,而且还以较高的质量示范了学术的标准,正因此我才在哈佛讲演时对史华兹讲,应当谢谢你们在国内最为失范的时候,以自己的辛劳帮我们维护了学术的尊严。

  另一方面,我作为主编又痛感到这套书的影响过大,使得很多后来的学者热衷于模仿,失去了基本的主体意识和对话精神。正因为这样,我要借贵报再呼吁一遍,对任何成长于当代中国的学者而言,如果他真想谋求自己的发展,国际汉学就只能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而不能径直把它当成了“专业课”,而失去了驾驭其上并独立思考的能力。

  3 改变之后

  新京报:这套丛书在多年的积累、形成规模和影响力之后,希望再在哪些方面去开拓?未来的方向会有调整吗?

  刘东: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如果这套书的内容有什么变化,那么首要的选题变化就体现在,以前它更多的是在“打捞”历史,即“恶补”那些早该翻译出来的名作,现在它则较少去偿还这些“欠账”,而更多的是在同步于历史,来欣慰地翻译某些老友的新作,或者惊喜地介绍某些新秀的力作。这种变化,本身就可以算是显著的成就,因为汉语读者的确从未像今天这样,能够如此广泛地了解到国际汉学的全貌,而这种积极局面也肯定会对中文学术产生持续的推动。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用这套书的逐步推进,悄悄改变了人们对于“丛书”的理解,因为这已经不再指称一批数量有限的书,而是指称一个与自身同步增长的领域,或者一个不稍消歇的知识增长点。正因此,我们可以把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当成总是在展示汉学成就的窗口,只要国外的汉学研究不停止,那么我们的挑选和译介也同样不会消歇。

  ●吴金成(《矛与盾的共存:明代江西社会研究》作者,韩国首尔大学亚洲历史系教授)

  中国有许多出版社,但特别留在记忆中的出版社不多。我们韩国学者对于江苏人民出版社有很好的印象,原因是该社出版的很多书大概是有学术意味的好书。特别是“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大家都比较耳熟能详。该丛书出版已经持续30年,近200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步,我觉得一个重要原因是,该社的新书出版有好的基本方针,那就是必须经过专家和出版社的咨询与研究,慎重确定选题。

  也可以说,他们有很好的学术出版传统,并将这个优秀传统一直保留了下来。这次我到南京,与出版社的编辑进行了深入沟通,对他们作为编辑的职业素养、学术素养和敬业精神都留下很好的印象。拙著被选择进这套丛书译介出版,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光。今后中国的学者可以直接看到我们韩国学者的成果,进而更好地进行学术对话。不过与此同时,作为一个韩国老学者,我也很想说,现在韩国的中国史硏究者与欧美或日本学者一样,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李四龙(《佛教征服中国》译者,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从我的学生时代就一直陪伴我,到我今天成为大学教授。刘东教授是这套丛书的总设计师,也是它的执行总长,以其渊博的学识、敏锐的眼光遴选海外学者研究中国的名篇佳作。我和同学合译的《佛教征服中国》就是这样一部巨著,汉译本初版于1998年,去年出第三版,依旧旺销。作者许理和先生,这位荷兰汉学家着眼于中华文明与外来文明的交会,关注在佛教入华初期中国各阶层对佛教的认知与态度。在过去的两千年里,佛教从一个外来宗教演化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佛教的成功,也是中华文明的开放与包容。这样一种和平而深入的文明交流互鉴,给我们当前全球化语境下的佛教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

  ●金陵客(金陵读书会创始人、会长)

  这两年金陵读书会开辟了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主题沙龙,大约每月一期。之所以选择这个系列,是因为其选题雅俗共赏,既有相当的学术性,又有非常好的可读性。比如,许理和的《佛教征服中国》就详细介绍了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脉络和佛教早期中国化的情况。包弼德的《斯文:唐宋思想转型》,则从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切入,回答了中华文化从唐代的开放包容转型到宋代的内敛细致的内在原因。可以说很多海外中国研究系列的书,都是学术界同类主题的必读书目。

  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佳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