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连美国作家何伟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寻路中国》《江城》会在中国畅销几十万册。作为第一个将何伟的作品引入中国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社科编辑室主任张吉人也没有预料到这两本书的热销,但从他第一次在《纽约客》上读到何伟的文章,他便清楚,何伟的作品“耐读、有生命力”。
近年来,以美国作家为首的非虚构作品陆续译介进入中国,形成了一股非虚构写作潮流。2013年,“译文纪实”应运而生。从以《寻路中国》《江城》《东北游记》《长乐路》为代表的“外国人记录中国”系列,到反映环保主题的《最后的熊猫》《汤姆斯河》《与荒野同行》《大灭绝时代》,再到日本题材的《无缘社会》《女性贫困》,“译文纪实”力图通过引进国外优秀的非虚构作品,带领读者阅读故事,进入真实。
“译文纪实”系列
版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起始年份:
2013年
已出版册数:25册
主要领域:非虚构
理念:
“用故事,进入真实”
访谈
1 缘起
新京报:什么样的机缘让你在2013决定创办“译文纪实”书系?
张吉人:早在2009年1月,我策划出版了《末日巨塔》,这是我最早做的比较正式的非虚构作品。2011年我们出版了何伟的《寻路中国》,2013年出版了张彤禾的《打工女孩》和迈克尔·麦尔的《再会,老北京》。当时译文社科编辑室面临转型,从原先的学术出版转到大众出版,想找到有价值的出版领域,而非虚构在国外是比较大类的出版门类,做研究类图书的话,国外的选题资源是很丰富的。当时我们判断,国内的读者和图书市场可以容纳这样一个非虚构的图书品牌。
新京报:书系的选书标准是“用故事,进入真实”,如何从国外不小的非虚构图书市场遴选出适合中国读者的书呢?
张吉人:我们会考虑这本书能不能在中国落地。我们做的大多数是外国的作品,外国人记录中国的作品落地比较容易,但是国外的故事和经验如何在中国读者这里产生共鸣呢?故事和真实就非常重要了。我们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这套书,进入一个之前可能了解也可能不了解的真实世界,这也是所有非虚构作品的基本核心要求。人喜欢看故事是天生的,这是故事本身的魅力。当然,作者需要平衡真实性和故事性,我们在选书时也会把握这个度。
2 突围
新京报:签下何伟的《寻路中国》时,有没有预料到它会畅销?当时为什么决定出版这样一本“外国人记录中国”的书?
张吉人:我当时觉得它会长销,在和发行沟通敲定印数时,我强调说这书耐读、有生命力,一定会不断重版。《寻路中国》首印8000册,是正常的印量,最后销量达到了三四十万,这是没有预料到的。决定出版的原因首先当然是自己喜欢,我在《纽约客》读了之后就很喜欢,也符合我的选书标准;其次,那时候市场上也没有这种类型的书,觉得在读者中应该是有知音的。
新京报:根据你的观察和经验,国内的非虚构图书市场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译文纪实”是如何借势突出重围的?
张吉人:一般读者是不太搞得清非虚构的出版分类的,也不会过多在意,他们还是通过一本本书,慢慢了解非虚构写作到底是怎么回事。“译文纪实”算是顺势而为,与整个非虚构图书市场一同成长。图书分类市场都是这样成长的,一开始需要畅销书拉动,把基数做上去,到一定程度再细分、多元化。
3 展望
新京报:“译文纪实”已经出版了25种图书,“外国人记录中国”、日本系列、“环保”主题等等,这么多元化、多角度的选题,在社内如何分工合作呢?
张吉人:上海译文社在外国文学文艺领域比较强,主要做引进版权的书。我们的编辑也会按照语种,比如英语、日语、法语、德语来分。“译文纪实”这套书主要以英文非虚构作品为主。前期都是我自己来策划和编辑,后来有懂日语的同事加入,考虑到日本社会中有很多面向可以在中国落地,于是就加入了日本的非虚构作品《女性贫困》《无缘社会》。我们编室加上我总共7个人,我们也在寻找其他国家的合适的选题。
新京报:“译文纪实”未来希望做到多少种图书?
张吉人:我们计划以后每年做四五种。我和我的同事开玩笑,退休前做满100种。
新京报:“译文纪实”的封面设计辨识度很高,书名醒目,金黄边框,左上角的logo是红色正方形和黑色图标。这个设计有什么含义?
张吉人:一开始像《打工女孩》、何伟系列、《再会,老北京》都没有边框。2013年我们要选一张新闻图片,但是没有统一风格,觉得有点乱。通过慢慢摸索,我们想在形式上更鲜明一点,就加了边框和logo。今年出的几本弱化了边框和logo,因为之前的边框颜色太明显了,对封面的新闻图片是一种伤害,很难选到合适的图片,最新的这个方案是比较稳定的。
新京报:“译文纪实”未来有没有主要的发力方向?或者想做而未做的领域?
张吉人:明年我们会出版四五种关于美国的系列非虚构作品“看不见的美国”。关于美国社会的题材,从各种各样的角度呈现我们不太了解的美国。其中有些是经典的作品,比如关于“水门事件”的《总统班底》。还有一些新作品,比如有关美国的“房奴”,中产因为买房变成社会底层;关于美国医保的《美国病》;美国200年来的公共教育等。
声音
翻译非虚构作品是很享受的过程
●何雨珈(“译文纪实”《东北游记》《再会,老北京》译者)
2011年我在香港大学新闻系读书时,选修了迈克尔·麦尔的特稿写作课,阅读材料中有他写的非虚构作品The Last Days of Old Beijing。他的好友何伟推荐了上海译文出版社,于是我联系到张吉人,2013年出版了《再会,老北京》,2017年出版了《东北游记》。
美国当代的非虚构作家,以何伟为代表,他们的写作特别能体现英语的简单之美,不用大词或复杂句型,阅读过程非常舒服,又总是觉得巧妙。在翻译这些非虚构作品的过程中,我都会和作者保持密切联系,有意思不明的地方直接发邮件去问。翻译非虚构作品是很享受的过程,你了解作者这个人,从文字里面也能摸到他的脾性,就想象这位作者是在用中文写作。
“译文纪实”已经是当下图书市场很响亮的品牌了,毕竟真实的故事比小说精彩多了。
●袁凌(作家,代表作《青苔不会消失》)
我看过“译文纪实”系列的《无缘社会》和《江城》,觉得不错。“译文纪实”这件事挺有意义的,要是能够去掉“纪实”标签就更好了。
以上面这两本书为例,它们其实都超出了纪实的层次,都是在具体的对象或情境之外,有了延伸的意义;它们都具有普遍的文学性,也就是对人类经验的关注。
荐书
《末日巨塔》
作者:(美)劳伦斯·赖特
译者:张鲲、蒋莉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年5月
“普利策奖最佳非虚构图书,多线程叙事,用犯罪小说大师般的紧张感,讲述基地组织和‘9·11’背后的真实故事。”
《江城》
作者:(美)彼得·海斯勒(何伟)
译者:李学顺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年1月
“在书写当代中国这件事情上,何伟提供了一种标准。”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