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书评周刊·书系特刊·社科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书评周刊·书系特刊·社科

学术作品也可以很畅销

2018年04月2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董风云
社科文献出版社
甲骨文工作室主任
《阿拉伯的劳伦斯》
作者:(美)斯科特·安德森
译者:陆大鹏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年9月
述写大时代下的小人物,讲述一战中的中东战场,同情阿拉伯人的劳伦斯,率领阿拉伯人获得自由的理想,改变历史轨道,写下现代中东诞生的诗篇。
《天国之秋》
作者:(美)裴士锋
译者:黄中宪/谭伯牛(校)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年11月
中国史的话题更吸引读者,有特点、有见地的一部著作,生动重现十九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战争,呈现统治者及其数千万子民的命运如何受到英国外交与商业利益的摆布,如何受到太平天国本身的非正统宗教和政治理念影响。

  能把厚重的学术著作做得让人喜滋滋地抱回家,还读得津津有味,估计在当下出版市场里,最有代表性的书系就是“甲骨文丛书”了。从2013年创办至今,甲骨文做出了像“地中海三部曲”、《阿拉伯的劳伦斯》、《天国之秋》、《金雀花王朝》等多本让人留有深刻印象的“学术畅销书”。

  它甚至带动了某种风潮,市面上开始出现一系列历史类著作,无论是设计还是选题都带有明显的“甲骨文”印记。究竟是什么让“甲骨文”与众不同?这套书系吸引读者的地方究竟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探访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工作室,想知道更多关于“甲骨文”的故事。

  

  “甲骨文”书系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起始年份:2013年

  已出版册数:124册

  主要领域:人文、社科

  理念:“让我们一起追寻”

  口述

  1 起步·变化

  在创办“甲骨文”之前,其实社科文献出版社,作为社科院下属的出版社,相对还是比较传统的,每年出品的门店书并不多。一开始,我们仅仅是想改变市场对我们的这种固有印象。而且那会儿比较有普及性的,视角较为新颖的人文社科类著作,在国内进行系统出版的机构也不多。所以那个时候“甲骨文”主要的设定就是,做一些经典的、并且非常新颖的学术性著作。

  有的作品都不一定是学术的,它可能有人文的东西,有一定的社会关怀。哪怕只是从文本上有一些突破的东西,我们都想做。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定了这么个基调。第一年就做了十本书,销量未必很高,但是确实会带来一定的关注度。越往后面走,做了几十本书以后,我们的风格和定位会随着收到的反馈与自身认识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对读者群的认识,对大的政治环境和商业环境的认识。我们不可能只做同样的东西,而是会去开拓一些国内的原创作品,我们现在还在做一些虚构类作品,这可能是甲骨文未来几年的一个发展方向。

  2 选题·传播

  我们在选题时,会大量注意小人物在大背景下的命运,或是一个小事件在大背景下的比较。其实这个逻辑背后更重要的就是我们的价值判断,它关注的是人的命运,关注的是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焦虑的问题。在我看来,无论是做历史还是哲学,这些切入点是非常容易得到读者认同的。像《天国之秋》这类书就是最好的例子,发出去一条相关微博,可能很快就有大量的浏览量。

  同样讲美国开国史,我们的做法会选美国独立战争里面诸如杰斐逊这样的人物,呈现他个人在这个事件里起的作用,他的性格、优势、缺陷,以及一些偶然事件产生的影响。而不是以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逻辑来叙述这些问题,那样可能就不那么具有吸引力。我们需要的是从小的切入点产生非常大的化学反应。比如,我特别喜欢以印第安人的视角来讲述美国史,这是主流的叙述里面不太多见的。又比如,从环境的角度入手,我们现在出的一本书叫《皮毛、财富和帝国》,就说的是野牛在北美的灭绝,并以皮毛贸易的兴衰为线索,让人看到英国、法国和整个美国经济如何通过这些商业行为产生变化。这种切入点是非常巧妙的。我觉得最终它的落点还在于对人的关怀,对平凡个体的关怀。当然我们做这类选题也会有很多人不喜欢,他们更习惯传统的叙事和思维方式。

  3 思考·态度

  从我个人的角度说,“甲骨文”的书没有主次之分,知识也没有高低之分,有的只是是否在这个阶段适合某些人阅读,可以让人产生更多思考。也许有的书相对简单,但简单未必不重要。所以,我们在操作选题时,更看重哪些东西对于当下的某些人来说更重要。

  内容或者知识,其实更多是一些思想的东西,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重要的是故事是否有解释性,是否有新的思考。所以我们的书尽量避免去说教。我们只需要把我们喜欢的,我们觉得有意思的东西呈现出来,至于是什么样的结果,交给读者自己去做判断。有意思的是,我们的读者也是各种人群都有,我觉得这样很好的一点就是不要去告诉别人应该是什么样的,而是你告诉他我们的逻辑和分析是什么样的,至于最后的结论,每个人的领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天赋是不一样的,教育背景是不一样的,甚至人对善恶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结论只能是自己的。这也是我们甲骨文的宣传语“让我们一起追寻”想要表达的东西,因为所有的答案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陆大鹏(《地中海三部曲》《阿拉伯的劳伦斯》等多部甲骨文著作译者)

  作为译者,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心里要有底,有相关的知识储备,才敢接活。咬文嚼字有时还挺重要的。“甲骨文”这种书对译者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文史知识积累、外文和中文水平、检索和学习能力以及认真的态度。但这样讲的话,其实和其他书系对译者的要求也没啥区别。甲骨文最特别的地方在于选题有自己的思路。工作室的决定权和自由度比较大。甲骨文的选题有好的,也有不那么好的,但都是有个性的。有自己的想法,不盲从于领导、权威和学者,也不盲从于书单和热点,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占禄(甲骨文丛书营销编辑)

  非虚构的写作、细节化的描写和流畅的叙事,成为甲骨文式历史著作的典型特点。但与此同时,理论化程度较高的经典学术著作在甲骨文书系中所占的比例也不低,如《权力与特权》《雷蒙·阿隆回忆录》《阿伦特手册》等。我们注意到,这类非典型甲骨文式的著作,有时也能畅销,并且维持很好的口碑。

  甲骨文的编辑们至少都精通一门外语(英、日、法、德等),在挖掘选题范围多元化的同时,也保证了在编校过程中能很好地核实译文是否足够准确达意。

  ●宋涛(甲骨文丛书封面设计师)

  从设计角度而言,当初的设定是一定要与众不同。实际上,有些东西不是刻意的。我也不是最初策划时,就想到要让这套书系的封面视觉呈现一个整体效果,这不太现实。但是因为我一直干,而且整套书只有我一个封面设计师,只要保证我喜欢就可以。这是我们达成的一个最基本的共识,就是我提供的方案一定要我喜欢,一定要先打动我自己,才能打动读者。

  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佳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