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0:特别报道

胡同馆子里的迎来送往

2018年04月23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4月11日中午,年轻食客围在郭洪燕身边准备用手机支付,但用惯算盘和笔头记账的她对网络支付还不熟悉,一般都会请年轻的服务员帮忙。
4月13日,清早,张学兰(右)就来到饭店附近的菜市场采购。她现在负责着悦宾饭店的日常,将近20年下来,她对附近菜市场摊位很熟稔。
悦宾饭店的创始人郭培基现在居住在昌平,他最常叮嘱小辈们的话就是:“咱们家就是一个做饭的,想着要把这个味道保留下去。”
郭诚是悦宾饭店的第三代人。他现在负责饭店的后厨,继承了奶奶的手艺。

  4月18日,北京东城翠花胡同43号,木门嘎啦一开营业,15分钟里陆续进了26位食客,三三两两各自坐下,占满10桌。“老板娘,先上盘肘子,再来3瓶冰镇啤酒,其余热菜慢慢上。”

  张学兰麻利地在复写纸上记下菜名,蓝印纸的上层白联刺啦一撕,交给服务员贴在大厨灶台前待炒。左手拿起下层粉联纸记账留存,右手算盘珠子上上下下一拨拉,得出一桌饭钱。

  作为改革开放后北京城里的第一家个体餐馆,悦宾饭店里的日常就像这个普通的周三中午一样,一天天上演。

  一家人的饭馆

  自打悦宾饭店的创始人刘桂仙与郭培基年纪大了,操持饭馆的任务就落到了四儿媳张学兰身上。一大早,她骑着电动车去几公里外的便民菜市场买肉挑菜。将近20年下来,她对附近菜市场摊位很熟稔。

  饭馆后厨的切菜备菜也从早上8点开始张罗了起来。早年间,刘桂仙自创了悦宾饭店里的诸多招牌菜,又将手艺亲传给了四儿媳和五儿子。如今,大孙子郭诚接了叔叔婶婶掌勺的班,每天早上,他骑电动车从天通苑到饭馆,稍作休息,准备中午连续2个多小时的掌勺。

  中午11点20分,悦宾饭店一下子涌进来30位学生,服务员只好把人领到了空间稍微大些的悦仙馆子里。每当胡同北面的美术馆有展览时,两处饭馆一定是食客爆满。

  老两口惟一的女儿,今年63岁的郭洪燕负责悦仙馆子。人少时,郭洪燕隔着柜台,和熟客们唠唠嗑。遇上人多事杂的时候,她就把自己的爱人叫来,帮着一起拾掇餐具。两口子中午忙累了,晚上就让儿子刘帅下班后,到餐馆里帮着卖饭记账。“我们家不分什么,有事儿就都来帮忙。”

  38年的口味

  有着“中国第一家个体餐馆”的名气,悦宾饭店在网络上有着不小的知名度。为着名气来打卡的客人,自然少不了,临走之前都不忘拿出手机拍一下门口的旧木牌匾。

  平常时候,光顾店里的老客占了多数,他们往往知道哪个时间点来不用等位,坐下不看菜单直接报常吃的菜名。有带着哥们专门进悦宾感受“老破小”家常味道的;有领着女朋友寻找小时候胡同串子感觉的;还有旁边的上班族,点一份面筋白菜一份白米饭,打包带走。

  开店年头久了,家里人也见到了众多明星,“侯耀文、张艺谋、那英、王菲……各界的人都来我们家尝尝味道。”郭洪燕说。

  38年来,饭店菜品没怎么变,拿手的还是那几个。哪怕是饭馆的厨师、服务员,都还是十多年里的老面孔。只有悦宾柜台上,张学兰每天用的那把木框算盘展示着时间流逝的印记:最常用的右起第三、四栏的木珠子,被磨得发亮。

  入夜,悦宾门前的小彩灯亮起,将胡同照出蓝色、红色变换着的光晕。食物与每一位食客的味蕾相碰触,留下属于个人的口味评价与味道记忆。

  新京报记者 王佳慧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彭子洋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