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书评周刊·主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4:书评周刊·主题
下一篇

南兆旭 深圳不只是2000万人类的家园

2018年04月2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深圳自然笔记》
作者:南兆旭
版本: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13年11月

  “背井离乡、选择新的栖息地、探寻新的生活——在这一点上,迁徙的深圳人和迁徙的候鸟有一样的基因。所以,我们应该相亲相爱。”这句话来自南兆旭《深圳自然笔记》中关于候鸟的一节,是在讲鸟,却同时讲到了深圳这座城市中以千万计的外来人口的心声,以及作者本人对深圳的特殊感情。

  南兆旭1989年来到深圳,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只有深圳是唯一一个没有户口、档案、粮油关系也会给你一份工作的城市”。他留了下来,如今已经快满三十年。

  在这座新兴的特区城市,南兆旭关注的不只有赚钱和机遇。他喜欢徒步,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行走于深圳的山野。在行走中,他感受到了深圳在自然层面上的美,“它有山,又有海,有平原,又有岛屿,还有地形的变化,特别的多样,这在四个一线城市中是唯一的”。

  他和同伴踏遍了深圳的山岭、海岸、岛屿、老村、湖泊和溪谷,并且尽量去拍摄沿途景观,记录看到的植物动物,对比生态与环境的变迁……十多年反反复复地行走,让南兆旭对深圳的土地天空、生灵万物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深厚的情感,同时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2012年,他开始在《晶报》写作“南寻深圳”专栏;2013年,出版了《深圳自然笔记》。

  《深圳自然笔记》讲述了生活在深圳山岭田野河流之中的昆虫、鸟类、哺乳和爬行动物、植物、菌菇……第一篇就用“仅仅一个梅林后山里的昆虫数量,就是深圳总人口的几十甚至上百倍”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南兆旭的文字不只让大家知道它们的存在和名字,更总用充满感情的笔调去触动读者的内心,唤起人们对自然的保护愿望。除了候鸟与迁徙的深圳人,他还将自成生态系统的红树比作楼房,“砍掉一棵红树,犹如拆毁一座许多生命寄住的楼房”;把山野中的蚁窝类比为平凡百姓“苦苦营造的家业”;放上雀鹰落在捕鸟网中的照片,让它仇恨的目光直接击中每个读到这一页的人……

  因为看重自然观念的树立,南兆旭说自己写得比较“煽情”。但也正是情感上的易于共鸣,让他的书区别于专业的科学写作,受到普通读者的欢迎。截至2017年底,《深圳自然笔记》出版四年,已印刷七次。2016年,他又完成了《深圳自然读本》,面向学生系统呈现深圳本土自然生态知识。有许多人都是通过他的书第一次认识到,深圳不只是一座经济城市,还有丰盛的大自然。

  自然记录和自然教育成为南兆旭新的事业。他发起“大鹏自然好书奖”,鼓励中国自然类图书的出版,目前已经举办了两届。他组建纪录片团队,尝试拍摄本土自然纪录片,用影像的力量做更生动的自然呈现,“像BBC、美国国家地理,他们做了很多这样的东西,我们当然没法跟人家比,但是我有兴趣有能力,尽管成本还是比较高,也比较辛苦,我觉得这个事情还是要做”。

  最近,南兆旭的新书《十字水自然笔记》出版,同名纪录片也将在央视播出。这次,他把目光聚焦在位于广东惠州的南昆山自然保护区——“十字水”得名自南昆山顶一处溪水岔口,讲述保护区里物种之间的生态网络,和它们受到的人类摧残。而三集《深圳自然笔记》纪录片已确定将于今年7月在央视播出,他特意说,这部片子“都是在市中心拍的”,“所有对自然万物的记录,距离深圳人每天进进出出的地方只有几百米、几十米、几米”。

  这就像《深圳自然笔记》书封上印的一句英文,“Those living things you may ignore”,城市不只是人类的家园,在忙碌的都市人身边,就随处同住着“那些你或许忽略了的生灵”。

  撰文/新京报记者 李妍

  新京报制图/陈冬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