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低收入劳动力就业1.5万人;11176户低收入农户中有7424户越过低收入线
新京报讯 (记者王梦遥吴为)记者近日从密云区获悉,去年密云区制定了促进低收入户增收的意见办法,经过一年来采取的各项措施,密云全区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近20%,达到10185元。
2016年,密云区精准识别低收入农户15823户,低收入村31个。经过就业帮扶、产业帮扶、低收入户子女教育帮扶、落实山区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促进发展政策等一系列举措,2016年认定的15823户低收入农户中已有4647户实现增收目标,现有低收入户11176户。
2017年,密云区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85元,同比增长19.7%;11176户低收入农户中有7424户越过了低收入线。
记者注意到,在去年所有的脱贫举措中,就业帮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让低收入户实现就业,在密云区内举办的3场现场招聘会中,现场达成就业意向的就有近3000人;组织城市公共服务类岗位专场招聘会8场,为东城区环卫中心、朝阳区环卫中心、海淀区环卫中心、丰台区环卫中心、石景山区环卫中心等累计安排农村劳动力867人。
从市级层面看,“十三五”期间,市级财政每年安排2.5亿元帮扶资金,2017年共安排产业帮扶项目415个,带动1.3万低收入农户增收;去年新增低收入劳动力就业1.5万人。
密云区有关负责人透露,未脱低的低收入户大多为病残户、老龄户、民政低保户,文化素质普遍低,技能水平不高,主要以政策保障性收入为主,自主发展能力不足,这些农户的增收面临更大困难。
上述负责人表示,今年密云区还将持续推进低收入农户精准帮扶工作,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真正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招。
■ 探访
张泉村村民当上了品牌民宿“管家”
张泉村位于密云区大城子镇北部,距离密云城区30公里,因为地处浅山区,该村的林木覆盖率达90%以上,还被列入了北京市2018年美丽乡村推进建设范畴。
有了好山好水,张泉村却并没有富起来。
近日,记者走访该村了解到,全村共84户198人,其中低收入户就有54户106人,还有24位残疾人。
2016年11月,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第一书记季景书到村里后,先想到修路,去年9月,一条通往张泉村、“山路十八弯”的大张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村里从此通了公交。此外,还完成了8公里步道建设。
路修好了,村里主动创办了集体企业和品牌。
在几家社会企业的帮扶下,张泉村推出包括山楂养身茶、NFC无添加山楂汁在内的“张泉达康”品牌系列绿色深加工产品,并且抢注了“张泉达康”商标。去年,全村共实现农产品销售80多万元。
此外,村里的闲置农宅也进行对外流转再利用,引进“鹿栖书苑”和“大地乡居”两个高端民宿,目前这两个民宿品牌各整理了7个农院并且对外迎客。引入的民宿品牌不仅会支付农户房租,还让村民当上“民宿管家”,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张泉村已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55万元。
记者了解到,在政府部门、社会企业和高校的帮扶下,目前张泉村的低收入群体还有14户25人。村里正在酝酿集体产业张泉达康公司的股权设置和改革,让村民当股东,通过合作让社会资源更多地参与进来,以此保证村民持续获利。
■ 相关新闻
延庆将借冬奥会安置农民就业
昨日记者获悉,延庆区去年低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14元,同比增长16.3%,增速快于全区农民7.8个百分点。
截至2017年底,延庆区农户25135人,分布在全区365个行政村。永宁镇、张山营镇、刘斌堡乡3个乡镇低收入农户约占全区总数的一半。
据悉,延庆区针对低收入农户的增收出台多项政策,制定了农林产业、就业保障、教育医疗救助、兜底保障、社会力量帮扶等实施细则。设立产业发展资金,每年市级专项资金5000万元,区级配套资金1000万元,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林果业、花卉产业、林下经济、光伏发电等。
延庆区每年安排2000万元“一事一议”项目资金覆盖低收入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益性岗位就业、教育救助、医疗救助、残疾人救助等均安排专项资金保障低收入群体增收政策落实。
在对困难群众的保障方面,延庆区对全区低收入农户21479人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予以补贴,每人每年160元。对低收入农户家庭学生实施教育救助,救助资金65万余元。对考入大学的低收入农户按每人4500元的标准救助,学费低于4500元,按实际金额救助。
在产业带动方面,四海采镇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前山、楼梁、菜食河、王顺沟、黑汉岭等低收入村签订协议,以每斤5元的保底价格收购农户种植的茶菊,每亩产量在800斤左右,亩收益在4000元,解决了周边村60余户低收入农户增收问题。
“下一步,延庆区将结合世园会、冬奥会两件‘绿色大事’及其他重大项目,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尽可能多地安置当地农民就业和让农民更多地参与工程建设, 积极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岗位资源。”相关负责人介绍,延庆区将重点帮扶现行标准线下低收入农户,力争全区低收入农户全部脱低,现行标准下,低收入村全部摘帽。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