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书评周刊·主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5:书评周刊·主题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通往更好的市场

2018年05月0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萧灼基
(1933-2017)曾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1984年凭论文《关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若干设想》获第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董辅礽
(1927-2004)曾任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1984年凭《经济利益、经济杠杆和经济组织》《大转变中的中国经济理论问题》获第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吴敬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1984至1992年,连续五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许小年
现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1996年凭论文《信息、企业监控和流动性——关于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几个理论问题》获第七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张晓山
社科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2002年凭论文《对中国农民中介组织的理论研究》获第十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以孙冶方个人名义设立经济科学奖,是老朋友薛暮桥、徐雪寒等人提出来的。1982年,徐雪寒向他谈起这个打算。孙冶方的养女李昭回忆说,“孙冶方从来没有为自己的事情上过心,唯有这一次……他一向不赞成宣扬自己,但是没有反对以他的名义。我想,一是感谢老朋友,二是觉得有意义”。

  孙冶方逝世4个月后,1983年6月19日,“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励基金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后来更名为“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评选始自1984年(次年公布),每两年评奖一次。被公认是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项。

  2013年12月,“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在其30周年纪念上公布了一个数据,前14届(1984-2012)获奖作品共计著作47部、论文164篇;而算上最近两届(截至2016年,2018年尚未评选)则共计著作53部、论文171篇。

  按照获奖作品所涉主题,从“改革呼声”通往“市场经济”,再从“社会公平”到“增长转型”,获奖作品出现了定量化和演绎化的趋势。早期的作品,有的还是政策性解读、报纸政论或基础教材,但贯穿其中的“经济改革”内核其实一直没变。

  

  1984-1998

  从“改革呼声”到“市场经济”

  第一届(1984)“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作品出版时间横跨7年。最早的是1977年,周叔莲在《光明日报》刊登的《科学、技术、生产力》。“文革”结束,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重新成为风气。纵观这一届评选作品的时间范畴,起于1977年,止于1984年,期间经济改革有三件重要举措:国企扩大自主权尝试;在城市,商品经济开放;在农村,是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制度改革。前两项改革,已经反映在这一届获奖作品的主题上,比如《我国全民所有制经济计划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何建章;《经济研究》1979年第5期)、《试论价值规律同企业独立自主权的关系》(邝日安、晓亮;《经济研究》1979年第5期)与《关于中心城市改革的几个问题》(袁文祺等;《财贸经济》1984年第1期)等。

  期间,围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探讨其实也有,林子力1983年的《论联产承包责任制》(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年9月)就是其中之一,该书在1986年第二届获奖。

  直到1990年,前四届获奖作品的研究主题基本是“改革呼声”。以下获奖作品的标题就直观表达了它们的声音:《城市经济商品化与城市开放》(林凌;《财贸经济》1985年第9期)、《再论保持经济改革的良好经济环境》(吴敬琏;《经济研究》1985年第5期)、《试论地主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本质联系》(经君健;《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2期)和《中国传统的积累模式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特殊性》(程秀生;《管理世界》1989年第6期)等。

  同一时期,欧美国家的跨国企业正在向低劳动成本的第三世界国家“产业转移”。通过接受转移实现经济增长,封闭经济体需向外敞开怀抱,亦成为当时中国的开放共识。《国际竞争论》(陈琦伟;学林出版社 1986年3月)和《国际分工与我国对外经济关系》(袁文祺等;《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等作品就是该主题。1984年,投资出现过热,约持续三年,是常态,还是表明需要进行下一步改革举措?吴敬琏的《通货膨胀的诊断和治理》(《管理世界》1989年第4期)作出回应(包括倡导价格体系的全面改革),并在第四届获奖。

  到1992年,从“南巡讲话”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政策上得到确认,通往市场经济成为中国世纪末影响最大的经济改革事件。而获奖作品中,包括《通向市场经济之路》(吴敬琏;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年8月)、《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中国货币政策》(吴晓灵、谢平;《经济导刊》1993年第4期)和《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陈宗胜等;节选自《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第一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等,都回答了进入市场经济的路径。

  而今回望1984年至1998年的经济改革历程,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其实同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比如此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转向依靠城市土地开发。但这期间并无研究财税改革的获奖作品。研究财税的作品获奖要到21世纪,包括2002年第十届获奖作品《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贾康、白景明;《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和2008年第十三届的《税收竞争、地区博弈及其增长绩效》(沈坤荣、付文林;《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2000-2016

  从“社会公平”到“增长转型”

  转眼进入21世纪。新世纪,中国第一件经济事件是2001年加入WTO,并承诺用5年时间完成WTO的相关制度变革要求。次年,张晓朴的《入世后应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政策选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4-5期)上下两篇便是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外资。

  同期,整理和理解中国自1992年以来的市场化改革经验也是一个研究主题。比如,获奖作品中的《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樊纲等;《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以及出版于1999年的《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陈宗胜等;节选自《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第一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后者1999年出版,在2002年获奖。

  接下来更大的主题是,经历了20世纪末的市场化改革,社会平等和分配公平、区域经济协调等议题凸显,亟待回答。《营养、健康与效率--来自中国贫困农村的证据》(张车伟;《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改革》2006年第5期)和《中国扶贫绩效及其因素分析》(李周主编;节选自《中国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第六章/科学出版社2007年2月)等论文综合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提供经济学解释,他们关注农村外出打工者的就业和个人权益、贫困与反贫困。这是由注重生产要素解放,转向注重人的解放。

  2007年,中国GDP增速达到14.2%,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增速的顶峰。但是,2008年前后,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短暂的波动,中国经济随之出现了一个相对漫长的经济下降周期,即数年后说的“新常态”。

  然而,获奖作品中并没有关于这一周期的研究。2010年第十四届评选,著作奖空缺,论文奖是几部基础研究作品,包括《产量变动和价格变动对经济系统的影响——利用非负矩阵谱理论的投入产出分析》(曾力生;Economic Theory 2008年第3期)和《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总体回归模型设定》(李子奈;《经济研究》2008年第8期)。

  到2012年第十五届评选,围绕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的研究出现了,且延续至2016年第十七届(2018年第十八届尚未评选)。最终获奖作品包括:《陷阱还是高墙: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和战略选择》(刘世锦等;中信出版社2011年11月)、《中国经济减速的生产率解释》(白重恩、张琼;《比较》2014年第73期)等。

  而思想界十几年来呼声颇高的“法律与市场”关系,获奖作品中还未出现关于这一主题的直接研究。

  回望四十年间的中国经济改革,其具体起步方式与孙冶方的观点不尽相同,比如他认为要通过扩大国企自主权激活生产,但其实当时效果并未达到预期,而是通过乡镇企业、个体户和经济特区等领域的生长实现了经济增长。然而,孙冶方逝世数十年后的经济学同行,都把他视为中国最需要被记住的经济学家之一,因为他在1956年提出“尊重价值规律”、逼近经济学理性的努力,也因为在变动不安的环境中坚持个人判断的智识和勇气。

  撰文/新京报记者 罗东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