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书评周刊·书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1:书评周刊·书情

书情

2018年05月0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悲欢的形体:冯至诗集》
作者:冯至 版本:雅众文化|新星出版社 2018年3月
《红发女人》
作者:奥尔罕·帕慕克 译者:尹婷婷 版本: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4月
《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
作者:(美)凯瑟琳·格雷厄姆
译者:萧达
版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8年4月
《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
编者:(美)罗杰·伊伯特
译者:费晓熠
版本: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8年4月
《一棵菜:我眼中的北京人艺》
作者:方子春 宋苗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2018年4月
《驯鹿人的孩子》
作者:彭懿
版本:接力出版社 2018年3月

  主打

  《悲欢的形体:冯至诗集》

  作者:冯至 版本:雅众文化|新星出版社 2018年3月

  冯至是老一辈诗人的楷模。他不仅写诗,而且译诗、写诗歌评论,三者组合形成一个优秀诗人的完整形象。迄今为止,冯至翻译的里尔克、海涅和歌德,依然是最好的版本之一,其对德语的把握度和翻译的精准度都很高。也正因为翻译了这些国外大诗人的作品,冯至的写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们的影响。他抒情诗中的浪漫语调,与海涅相呼应,他《十四行集》中对自然世界的冷静观察,又得益于歌德。还有里尔克的那种神秘感,都渗透进他本人的创作中。

  《悲欢的形体》是冯至之女冯姚平编选的,选入了诗人每个创作阶段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名篇如《蛇》《十四行二十七首》均在其中。冯至的诗歌语言很精致,押韵很严谨,并通过标点符号、分行,掌控着诗歌的节奏或说音乐性,读来朗朗上口。从用词到节奏,冯至的诗歌成为汉语诗歌典范的一种。(张进)

  诗歌

  《红发女人》

  作者:奥尔罕·帕慕克 译者:尹婷婷 版本: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4月

  在《红发女人》主人公少年杰姆的人生中存在着一组矛盾,一个是向下寻找水源的深井,另一个是弥漫在夜空中的红发女人的幻想,二者是对立的。尽管奥尔罕·帕慕克说过自己的小说并不是象征性的,但这无法掩饰他故事中那显而易见的、关于土耳其世俗化和老伊斯坦布尔的意蕴。

  借助“俄狄浦斯”和“列王记”的神话模式,帕慕克将父子相弑嵌套在现代土耳其人的身上。在小说中,迷恋于剧院和红发女人这些世俗化事物的杰姆在打井的时候无意失手,导致他以为杀死了一直向他传授质朴精神的师傅(虽然后来这位师傅并没有死),而他和红发女人在一次欢愉后生下的孩子也变成了一个没有父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人。这个名为恩维尔的孩子狂暴易怒,不断追寻杰姆,并且在三十年后找到了杰姆,在最后的搏斗中因手枪走火,同样失手杀掉了自己的父亲。在土耳其现代化的进程中,那遗失的文化父性是什么,那反过来吞噬古老城市的新生代又意味着什么,这些都是帕慕克在《红发女人》中思虑的。这也是他第一次在小说中,将这组矛盾表现得如此明显。(宫照华)

  传记

  《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

  作者:(美)凯瑟琳·格雷厄姆

  译者:萧达

  版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8年4月

  如果说电影《华盛顿邮报》让你见识到了这份家族报纸和这群报业人的勇敢,那么凯瑟琳·格雷厄姆这部自传则能帮助你了解美国新闻界背后更多的故事。凭着对新闻精神的坚守和执著,1971年凯瑟琳·格雷厄姆执掌的《华盛顿邮报》,顶着极大的风险和压力,坚持将记载美国对越政策的“五角大楼文件”曝光。此举不仅面临尼克松政府的强压,更有可能将凯瑟琳等人送上法庭。但最高法院最终做出了六比三的判决,保障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所保护的出版自由,也从此影响了历史的走向。从上流名媛主妇到报业“第一夫人”,凯瑟琳·格雷厄姆让她自己和《华盛顿邮报》都成为报业的传奇。她于1997年离开《华盛顿邮报》之后就着手写作这部自传,并于第二年摘得普利策奖。(李佳钰)

  艺术

  《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

  编者:(美)罗杰·伊伯特

  译者:费晓熠

  版本: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8年4月

  和所有艺术类型一样,电影也是有套路的,有一套自己的编码法则、语言系统和叙事逻辑,这些可统称之为电影语言。电影语言显然不同于现实生活,亦不同于纪录片,但导演无须言明,观众自能心领神会,这是导演与观众之间达成的默契。电影工业发展百余年来,电影语言越来越成熟和丰富,但被训练出来的观众的审美趣味也越来越挑剔,对于陈腐老旧的套路不再买账,他们渴望看到更有新意的作品。

  本书是美国观众对好莱坞电影陈腐套路的一次集体“控诉”或“吐槽”,编著者是美国影评界的大佬罗杰·伊伯特,他是首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影评人,自1967年成为职业影评人以来,先后在全球近300家报纸发表过影评。翻看这本书,如同进入一场电影“吐槽大会”,诙谐幽默,充满机智,无数套路被发现和拆解。对观众而言,这是一场痛快淋漓的“破坏”,对导演而言,则是一场难言的尴尬。(徐学勤)

  生活

  《一棵菜:我眼中的北京人艺》

  作者:方子春 宋苗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2018年4月

  一棵菜,是戏剧家焦菊隐先生在195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时提出的,他称之为“一棵菜精神”。寓意剧院好似一棵菜,菜根、菜心、菜叶、菜帮要紧紧团结在一起,不分主次,共同为了艺术而奋斗。这种精神不光在北京人艺,在全国的艺术剧院都发挥着作用。

  这本书展现了四十一位“人艺人”的艺术人生。其中有殿堂级的话剧巨人,也有家喻户晓的“老戏骨”。你不仅会遇到许多熟悉的演员,也将一窥他们在舞台背后的悲欢离合。戏剧是浓缩世间百态的艺术,文字是记录永恒的工具,它们都不会因为大幕落下、曲终人散而离我们远去,而是会留在戏剧观众、文字读者的心里,成为我们世间生活的一部分。(张婷)

  儿童

  《驯鹿人的孩子》

  作者:彭懿

  版本:接力出版社 2018年3月

  游牧民族的生活,从小说、民族志中都可以读到,但这本面向儿童的摄影图文书《驯鹿人的孩子》能给人特别的震撼与感动。书中的影像,是作者彭懿赶赴蒙古国北疆,深入只剩下一百多人的驯鹿人游牧部落拍到的。他拍的不是荒原风光片,而将镜头对准了部落里一个五岁的小男孩托克寻,用照片和简洁的叙述文字讲述他真实的日常生活。

  托克寻和他的亲人们住帐篷、砍柴、钓鱼、挤鹿奶……就像城市里的孩子看动画片、喝牛奶、去小区花园玩一样真实而平常。平视的切近视角和超大开本的细腻呈现,让人宛如身临其境,更让人忘记驯鹿人生活方式的“遥远”和“行将消逝”,而只是近距离地感知到,在这个世界上,有人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有小孩子以另一种方式成长。这种感动引人遐想:如果孩子们从小就能有对其他文明的认知,如果各个国度、民族的不同生活方式都能以如此鲜活又亲近的形式展现,那“多元文化”会不会更好地成为现实?(李妍)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