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审批制度改革,目的是为了缩短审批时间,但其实它作为政府“放管服”改革的一部分,也是在推动政府权力的收缩和规范运行。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就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有关工作情况举行吹风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表示,此次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进行全流程、全覆盖改革,通过构建统一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完善审批体系、强化监督管理等措施,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再压减一半”的目标,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
说起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许多人大概会记起2013年的广州两会。那一年,广州市的政协委员曹志伟,结合自身的投资经历,展示了一个长达4米的项目审批流程图。曹志伟另外一个身份是广州新城市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他有丰富的“经验”,所以他的项目审批流程图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尤其是同受项目审批之苦的企业家的共鸣。因此,这张图也被形象地称为“万里审批图”。
回想起来,2013年,审批制度改革已经走过12个年头了。所以,“万里审批图”,不仅是对审批流程繁复的生动描画,也是对这项改革进入深水区遭遇种种阻滞的警醒。而近两年后,2015年1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考察时,指着长长的审批流程图说“多余的审批项目都该‘打叉’”,则是表达将这项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
实际上,经过近两年的改革,当时的广州自贸区,房地产投资项目审批时间,从曹志伟展示“万里审批图”时的799天缩短到了145天,证件则从103种精简为10种,已是一个成功的审批制度改革案例。这从一个侧面也证明,只要肯下决心,破除利益藩篱,审批制度改革就一定可以成功,审批也一定可以化繁为简。
这些年来,国家一直在努力推进这项改革,在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可能会遇到更大的困难。但从中央一次次的表态和行动中,也不难发现,这项改革不可能因为困难而停滞。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出现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再压减一半”这个具体而务实的表述。而这次吹风会,则进一步明确了这项改革的“时间线”:明年上半年,将在全国实现这一目标。这是在与时间赛跑。
《论语》说,“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对于这项改革是如此,对于那些饱受审批流程繁琐之苦的企业更是如此。过去,漫长而不确定的审批时间,到底耽误了多少事,实在难以计数。所谓“时间就是金钱”,对于企业而言,时间就意味着效率,意味着资金的缺口是否可以及时补足,以及项目是否还足够安全。而值得注意的是,漫长的审批,也频繁催生了各种牵线拉媒的“黄牛”,以及利用审批权谋求私利的腐败。
审批制度改革,目的是为了缩短审批时间,但其实它作为政府“放管服”改革的一部分,也是在推动政府权力的收缩和规范运行。比如,审批制度改革中,所谓“一张蓝图”、“一个系统”、“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套机制”,是为提高效率,显然也是让审批在规范中运行。
十九大报告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相信在未来,“万里审批图”不会再出现,企业能以更加轻松的姿态走向市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