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来信

2018年05月23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克服捷径心态,防“考前培训骗局”

  据报道,近日,有学生和家长反映,有培训机构声称针对中国科学院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综合评价面试进行考前专门培训并收取高额费用,中国科学院大学发布声明称,该校本科招生没有采取任何考前培训形式。

  那些打着名校旗号招摇撞骗的培训广告,都是背离事实的虚假宣传,这东西信不得。其实这类骗局不难戳穿的,除了基本的常识外,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简单搜索相关信息即可知道其真假。

  或许,更要不得的是“捷径心态”,这些培训机构就是抓住一些人的投机心理。不过,“考前培训骗局”不仅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业,也会让家长承受损失。面对“考前培训骗局”,考生和家长还是多一些风险防范意识和健康的心态吧。□杨朝清(教师)

  “雇人排队”也是对消费者的误导

  据报道,近日,记者卧底调查发现,武汉一些餐饮网红店涉嫌雇人排队,营造“虚假繁荣”场面。原来,兼职排队叫“充场”,还有专门的“工头”和群组,俨然已形成产业链。

  关于某些网红产品“雇人排队”的新闻,我们其实已经见了不少。这一次,记者卧底调查出其中的产业链,可谓拿到了“实锤”证据。

  网红产品雇人排队,实际也是在误导消费者。但如今,这种套路却被许多所谓的网红店效仿,令人哭笑不得,盖因如今许多消费者都喜欢在社交网络拍照晒图。但人们的炫耀性消费,又进一步助推了网红产品的热度。因此,面对网红产品,作为消费者,不妨多一点冷静,不要自找罪受。□段思平(市民)

  假药是如何成“爆款”的?

  据新华社报道,几捧西地那非粉,几捧玉米粉,在脸盆里混合搅拌后,装入胶囊,精美的包装盒上堂而皇之地标注上具有“壮阳”“补肾虚”等功效——这样没有正规生产厂家、没有准确生产日期、更没有经过相关质量检测的“保健品”,竟通过网络销往20多个省份。

  网络“爆款”假药销往20多个省份,确实触目惊心。但这样的套路,在近年来变得越来越多。其中一些假药宣称“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可服用”,实际上对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而言,西地那非使用不当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用量过大甚至可能导致猝死。

  更值得重视的是,此案中,制假售假的不法分子还投入了近8万元进行网络“刷单”,将商品变成了网络“爆款”。

  假药变成“爆款”,折射出背后监管的缺位。对此,无论是网络平台和相关部门,显然还需尽快补上。对于“爆款”保健品,消费者也需小心,赔了钱是小事,伤了身体才事大。□戴先任(职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