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城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7:城事
下一篇

东城责任规划师上岗恢复胡同风貌

17条街道各派驻2至3名规划师;全程参与街巷设计实施和街区生态修复

2018年05月24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东城区以“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为试点,实施责任规划师制度,覆盖全区17个街道。记者昨日从东城区了解到,近日,东城全区134条大街、496条背街小巷的环境整治提升任务如期完成。这一成绩的取得,责任规划师制度起了很大作用。

  规划师有六大“职责”

  去年8月7日,东城区以“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为试点,开展了责任规划师制度建立以及落地工作。这些责任规划师来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等12家知名设计院和大学,覆盖了东城区17个街道,每个街道由2至3名责任规划师组成的团队负责。

  东城区规划分局副局长孙庆贺表示,责任规划师以技术顾问的形式介入,全程参与街巷设计和实施,听取群众意见,坚持精雕细琢,恢复胡同风貌,修复街区生态,街巷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东城区规划分局副局长孙庆贺介绍,责任规划师将推动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在责任片区内的落地实施,具体来说有6大职责:推动规划落地、提供技术咨询、把关规划设计、全程跟踪指导、监督指导施工、推进社区营造。

  政府统一聘任 聘期两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康新宇简单介绍了他们工作,首先是在规划设计和前置审查阶段的把关任务;其次是在规划实施阶段的跟踪任务,在这个阶段,责任规划师会进行入户调查,了解居民对环境改造的具体需求;最后是鼓励公众参与到工作过程的任务。

  今年,责任规划师将由东城区政府统一以团队形式聘任,根据团队和街道特点向各街道办事处派驻,每聘期为两年,期满后可续聘。

  东城区规划分局副局长孙庆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责任规划师的工作机制,让责任规划师团队更具稳定性,长期服务于街道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

  始于东四南街区保护

  东城区对“责任规划师”的探索,始于朝阳门街道联合北京城市规划研究院在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实践。

  2012年,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朝阳门街道内的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开展了《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工作人员以志愿服务的方式来到朝阳门街道,开始长期跟踪工作进展并参与到地区发展建设当中。

  2013年10月,史家胡同24号院建立了北京市首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又于2014年9月成立了以基层政府、社区、居民、产权单位为主体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在这一过程中,研究院工作人员积极与各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协调,带动了基层政府、社区居民、产权单位等各方力量参与到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工作。

  2017年《东城区“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为更好地推动相关工作,责任规划师开始在东城区推广落地。

  ■ 故事

  规划师“力劝”保住百年古建

  来自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阎照,担任责任设计师近一年了。他说:“我们发现每一个规划的设计和决策都会影响到每一户居民,细节可以涉及门窗样式的选择等。”

  同升和布鞋店的一家店铺紧邻故宫,位于东华门大街路侧。鞋店想改造升级,就把改造的方案发给了责任规划师阎照。阎照一看,鞋店计划用黄色的琉璃瓦铺房顶,脊兽都设计了7个。阎照和鞋店沟通,黄琉璃瓦不能更好衬托紫禁城,而是会和故宫“抢戏”;脊兽也并非越多越好。最终,店铺听取了责任规划师的意见,改用古朴的灰瓦,脊兽减少到了5个。

  责任规划师的出现,还拯救了一处百年古建。

  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哲举了个例子,商务印书馆办公地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打算修缮,产权单位提出经费有限,只能拆了重盖。街道书记主任请来责任规划师和一些专家,劝说产权单位。最终,老房子保住了,责任规划师全程监督,修旧如旧。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实习生 李洁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