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城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0:城事
上一篇

国家速滑馆6月底完成地下结构施工

今年9月完成主体结构,明年6月完成幕墙建设,至明年年底项目基本完成

2018年05月31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建玻璃幕墙所用材料。市重大项目办供图
场馆玻璃幕墙效果图。市重大项目办供图

  新京报讯 (记者邓琦 实习生余华尊)记者昨日从市重大项目办了解到,国家速滑馆将在今年6月底完成全部地下结构施工,开始进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2019年年底实现基本完工。

  北京国资公司副总裁、国家速滑馆公司董事长武晓南介绍,作为北京冬奥会的标志性建筑,国家速滑馆今年6月完成地下结构,9月完成主体结构,届时国家速滑馆将真正“拔地而起”。明年6月完成幕墙建设,10月完成制冰工程,年底项目基本完成,与“鸟巢”、“水立方”共同组成北京这座世界首个“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

  3360块幕墙玻璃拼成“冰丝带”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负责人介绍,国家速滑馆设计高度33米,主场馆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规模不力求创造最高、最大,但室内冰面的使用面积却是亚洲最大的,使用功能既能达到国际一流,日常接待普通市民冰上运动健身的能力也是国际一流。国家速滑馆屋面单层双向正交索网结构的钢索重量仅有约六百吨,充分体现出集约化建设的理念。

  据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郑方介绍,国家速滑馆设计理念来自于一个冰和速度结合的创意,沿着外墙曲面由低到高盘旋而成的“冰丝带”,就像速度滑冰运动员高速滑动时所留下的一圈圈风驰电掣的轨迹。冰上画痕成丝带,22条“冰丝带”又象征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丝带”由晶莹剔透的超白玻璃彩釉印刷,营造出轻盈飘逸的丝带效果。

  同时,丝带本身既是幕墙钢结构的重要部分,还能起到遮阳、节能的作用。3360块玻璃拼接出外观自由流畅的椭圆形曲面,而实际上,经过建筑师的几何逻辑优化,不论是向内的曲面还是向外的曲面,都采用了同一个曲率半径,曲面玻璃板块不超过50%。

  每一块冰面实现单独控温

  为在赛后实现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等所有冰上运动的全覆盖,更多地为民众提供更大的冰上活动空间,国家速滑馆特别采用了全冰面设计,1.2万平方米的冰面也创下了亚洲之最。

  由于不同冰上运动要求的冰面温度不同,全冰面的设计也就意味着要能对每一块冰面实现单独控温,使整个场馆实现‘同时运行、不同使用’。为减少观众散热对冰面的影响,国家速滑馆的设计对气流进行了精心排布,让观众席和冰面的温度、湿度分区,观众在舒适温度中享受比赛的同时,比赛场地的冰面温度却能根据冬奥会比赛的要求进行精确控制,为运动员创造最佳成绩提供场地保障。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师李丹介绍,大道速滑的冰面温度可调范围为-6℃~-10.5℃,合理设计制冰系统和冰面下管道排布,冰场的室内设计温度控制在15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40%左右,保证冰面温度适宜、硬度均匀;制冰和浇冰所用的水采用两级反渗透加连续电除盐工艺,获得纯净的水进一步提高冰面的硬度。

  ■ 亮点

  场馆内可通过定位导航系统找座位

  国家速滑馆在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技术支持下,场馆中引入了全新的“BIM运维系统”和“定位导航系统”,就像是给速滑馆配备了一颗精于计算的“大脑”。

  除此以外,国家速滑馆在设计上还融入了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充分利用场馆制冷产生的余热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一年可节省180万度电。同时利用无处不在的空气能,为3000平米场馆管理用房供暖,由此每年可实现160吨二氧化碳的减排。

  未来,无论是运动员还是观众,进入场馆后,可以通过手机提供定位导航服务,匹配出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国家速滑馆能容纳约12000名观众,有了三维化的可视地图后,第一次进入国家速滑馆的观众不仅能迅速熟悉场馆内的结构布局,还能少走冤枉路,快速到达自己的席位。速滑馆可以提供针对观众座位信息的各项服务。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