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下一篇

淡化公办、民办概念,让幼儿园更“普惠”

2018年06月01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北京论坛

  

  北京市此次政策导向明显加大了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责任,是迈向解决学前教育难题的重要一步。

  5月31日,北京市政府副市长王宁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上提出,“北京在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方面,将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淡化公办、民办概念,突出公益普惠,实现同价同补助。”

  北京市此次政策导向明显加大了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责任,是迈向解决学前教育难题的重要一步。

  面对一些地方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国务院随后发布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

  之后,教育部等部委先后实行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了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明确了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责任,学前教育资源快速扩充,普及率迅速提高。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5.04万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56.6%,到2016年,全国幼儿园已达到23.98万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7.4%。六年时间,幼儿园数量增加了将近9万所,毛入园率提高了21个百分点。“入园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但比较而言,解决“入园贵”的举措则显得力度不够。除了公办园之外,一些企事业单位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补充性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

  受制于学前教育管理和拨款体制条块分割状态,公共教育经费面向企事业单位园的投入严重不足,这类幼儿园发展面临一些困难。而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民办园仅靠收取学费维系生存,缺乏政府支持,师资力量薄弱、质量不高,师资待遇和职称评定等也存在诸多限制。

  因而,有效解决“入园贵”难题,就应在大力发展公办园之外,通过制度创新,恢复企事业单位园,扶持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园的发展。

  北京市这次下了很大的决心,也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按照统一办园标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财政补贴的“三统一”原则,一视同仁,对执行政府限价的普惠幼儿园,不分公办民办,均提供财政补贴扶持,提高补助标准。尤为关键的是,提出了所有普惠性幼儿园逐渐实现质量相同、价格相同、补助相同、教师待遇相当。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今年两会期间透露,到2020年幼儿教师缺口100万,保育员缺口90万。但是,现在幼儿教师的待遇不高、编制不足和职称评定困难,职业吸引力不强,保障程度差,这就很难吸引优秀的人员从事学前教育。

  而待遇问题是基础,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靠加大财政投入。在幼儿园数量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增加供给,改善硬件,相信在供给不足有所变革之后,会改善学前教育领域的财政投入结构,更侧重于师资队伍和软件改善,到那时“入园难”的难题也将得到有效缓解。

  □梁鑫(教育工作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