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书评周刊

没有“坏孩子”,只有“孩子”

2018年06月0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图片来源 蒲蒲兰绘本馆 图片处理/高俊夫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当过孩子,回望自己的成长,无论是生性调皮的捣蛋鬼,还是温顺听话的模范小孩,都不可避免地做过“错事”——打碎东西、撒谎、偷零花钱……做了这些事,再小的孩子都知道要藏着掖着,要是让大人知道,少不了要挨一顿训。

  每次做错事被罚,大人往往会说:“不要做‘坏孩子’”,“再这样就不是好孩子了”。可究竟什么是“坏孩子”?“好孩子”和“坏孩子”的标准是什么?完全意义上的“好孩子”真的存在吗?

  尽管培养出乖乖的“好孩子”是许多家长的目标,但我们却看到,在许多经典的童书中,都有“坏孩子”的形象和他们的种种“恶行”。《长袜子皮皮》里的皮皮爱撒谎,《野兽国》里的迈克斯离家出走,《捣蛋鬼日记》里的加尼诺和《小淘气尼古拉》里的尼古拉没有一天不调皮捣蛋……这些故事中的主角不遵循常规、不停地制造麻烦,他们撒谎、哭闹、捉弄他人……时常不把大人放在眼里。可是,为什么他们却拥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大概因为捣蛋与“作恶”的力量是孩子们的天性,而“好孩子”“坏孩子”的分别却是成人社会的建构。在《孩子与恶》中,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曾对此给出一个温暖的解释:孩子的“恶”是心里的一部分力量想要冲破出来,没有约束的时候,或者说释放得不恰当的话,被定义成“恶”了。

  “狂妄”可能与创造力、想象力相伴相随,而“乖”或许也意味着少了对未知世界的试探。偷窃、说谎固然需要纠正,但孩子们需要的是充满爱意的导引,而非简单粗暴的指责和打压。长大成人的我们也许早已忘记了儿时调皮捣蛋的心理过程,但回到孩子的视角去体会,他们调皮捣蛋的动机何曾是真的“坏”呢?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