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为“一带一路”地区提供气象服务;已运行20年的风云二号“收官”,未来将被风云四号替代
|
昨日21时07分,风云二号H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风云二号H星是风云二号系列最后一颗卫星,也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17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将专注为中国西部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天气预报、防灾减灾提供支撑。
风云二号系列卫星是我国天气预报的主力,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这一年满“20岁”的成熟卫星,为我国天气预报的进步立下了汗马功劳。
以台风监测为例,自1998年风云二号卫星投入运行至今(截止到今年4号台风),风云二号对西太平洋及南海生成的471个台风、登陆我国的141个台风监测“无一漏网”。
风云二号实现“四星同辉”
风云二号是我国第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共规划有01批、02批、03批三个批次9颗卫星。03批卫星于2006年立项研制,H星为03批第三颗业务应用卫星,入轨后将命名为H星。
从1997年风云二号A星升空起,我国已发射8颗风云二号卫星,它们定位在距地面约3.6万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上,拍摄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云图,用来观测气象、预报天气。
据风云二号卫星总指挥李海生介绍,风云二号H星主要功能与03批前两颗卫星一致,但却是风云二号所有卫星中可靠性最高、性能最稳定的卫星。因为团队人员研制每一颗新星时,都会充分总结前一颗卫星的经验,因此卫星一颗比一颗先进、性能一颗比一颗优化。
风云二号总设计师曹亮表示,相比于前一颗G星,风云二号H星共有15项技术状态进行了改进提升。
至此次发射前,风云二号有3颗卫星在轨运行(E星、F星、G星),形成了“多星在轨、互为备份、统筹运行、适时加密”的业务运行模式,在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及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的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天气预报主力卫星。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测算,风云卫星的投入产出比达到1:40。
对近海台风监测无一漏网
据国家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风云二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魏彩英介绍,风云二号卫星已成为我国应用最好的系列遥感卫星之一,广泛用于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特别在台风、暴雨、大雾、沙尘暴等灾害监测预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台风监测为例,自风云二号投入运行至今(截至今年4号台风),20年间,西太平洋及南海共生成了471个台风,其中141个登陆我国,风云二号监测到了所有471个台风。
20岁“高龄”的风云二号系列在坚持服役的同时,将替代风云二号的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已开始工作。
我国在2016年发射了一颗风云四号。今年5月1日,这颗风云四号A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使我国气象卫星业务顺利完成更新升级。未来,风云四号将逐步全面替代风云二号。根据布局方案,风云四号A星在主业务位置东经105°运行,在该位置的风云二号G星漂移至东经99.5°继续提供观测服务。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介绍,风云四号观测效率比风云二号提升20倍、探测通道提升3倍、观测数据量增加160倍,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地球静止轨道成像观测和红外高光谱大气垂直探测综合观测,使我国气象卫星“从跟跑并跑转向并跑领跑”。
焦点 1
为覆盖更多国家H星西移7.5°
风云二号H星原计划定位在东经86.5°上空,最终却将位置往西移动了7.5°,定位在东经79°上空。
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介绍,这一更改是应世界气象组织和亚太空间合作组织要求作出的,使得风云二号不仅能覆盖我国全境,而且还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印度洋和大多数非洲国家提供服务。
赵坚表示,这一布局有多方面意义:
首先,将进一步优化风云系列卫星的轨道布局,更好地覆盖我国天气系统上游地区监测,提高我国天气预报准确率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其次,可让“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接受来自风云卫星的更好的气象监测服务。
此外,这一布局响应了世界气象组织希望中国加强印度洋区域的卫星观测,避免未来该区域出现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监测空白的建议。
“这体现了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贡献,对进一步提升中国航天事业和气象事业的国际地位有着重要意义。”赵坚说。
风云二号H星西移,是否会影响对中国境内的覆盖?赵坚表示,西移后,卫星仍可全面覆盖中国境内,其东沿延伸至太平洋海域。
焦点 2
服务“一带一路”地区防灾减灾
据国防科工局介绍,风云二号H星将运行在与新疆喀什相同经度的赤道上方,可以实时获取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可见光、红外云图和水汽分布图,收集并转发气象、海洋和水文等环境监测资料,播发数字展宽云图,严密监视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天气系统的变化。
自然灾害是“一带一路”沿线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根据国际灾害数据库统计,“一带一路”沿线相对灾害损失是全球平均值的两倍以上,以气象灾害居多。
这些地方多山地、高原、沙漠、海洋等无人区,气象观测盲点多,成为天气预报的短板。运行于“天外”的气象卫星可对大气进行全天候、立体化观测,清晰捕捉风云变化,有效弥补地面观测短板。
今年4月24日,国防科工局、中国气象局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签署了风云气象卫星应用合作意向书。中国气象局同日发布“中国风云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遭受台风、暴雨、强对流、森林草原火灾、沙尘暴等灾害时,可申请启动该机制,第一时间获得风云卫星高频词云图及相关定量产品,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及时信息保障。
目前,风云卫星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气象“守护星”。2017年8月,风云二号E星提前捕捉到巴基斯坦强降水迹象,及时发出气象预警,助当地展开防灾救灾工作。2015年尼泊尔“4·25”地震期间,风云卫星数据成为该国震后24小时内抗震救灾的重要保障。
■ 前瞻
2025年前规划11颗气象卫星
中国气象局在《我国气象卫星及其应用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我国气象卫星后续发展需求;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明确了与气象事业紧密相关的11颗卫星。
这11颗卫星包括3颗风云三号卫星、2颗风云四号卫星、一颗晨昏轨道气候卫星、一颗高精度温室气体探测卫星和1颗高光谱卫星。此外,还有全新研制的一颗静止轨道微波探测卫星和2颗降水测量雷达卫星。
其中,静止轨道微波探测卫星将提升人类对快速变化的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监测预警能力。该卫星成功发射后将与风云四号组网运行,大幅增强降雨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的能力。
降水测量雷达卫星将实现主动降水测量与被动微波和光学成像遥感的结合,实现降水和云雨大气参数遥感探测,获取融化层高度和厚度信息,为提高降水数值预报的准确率提供支撑。
新京报记者 倪伟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