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专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12:专题

名校长领航 丰台打造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2018年06月07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李有毅校长(左五)参加师生活动。
朱继文园长(左四)指导青年教师。
民大附中丰台实验学校学农教育。
北京市赵登禹学校七年级学生展示自编皮影剧。

  近日,丰台区中学校长工作室“办学思想与品质提升”第一组进行展示汇报。紧接着,中学第二组、第三组和小学校长工作室也陆续展示汇报研修成果。这意味着,开展一年多时间的中小学校长工作室工作进入尾声。

  记者了解到,根据丰台区“十三五”时期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丰台教育目标要求,要以建设高水平的干部教师队伍为支撑。2017年3月,丰台区推出针对干部群体的“六航”计划、针对教师群体的“四春”计划,并成立4个教育集群教师发展中心。在此背景下,丰台首批6个名校(园)长工作室诞生,中小学校长工作室启动,还成立了7个特级教师工作室。一年多以来,名校(园)长工作室和中小学校长工作室工作成效初显。

  “公鸡走过去,一口吃掉了毛毛虫……”6月5日,北京市赵登禹学校7年级2班的几名同学站在幕布后,在光影下操纵着他们亲手制作的皮影道具,边演边讲。这是丰台区中学校长工作室“办学思想与品质提升”第三小组展示会现场,台下观众看得饶有兴味,不时低语交流。他们大部分是丰台区各校的校长,也是中学校长工作室的成员。

  中学校长工作室第三小组的研究主题围绕学校课程建设展开,赵登禹学校校长徐唯是该组成员之一。当日,徐唯介绍,一学期以前,皮影课程作为该校非遗文化课程的一部分在赵登禹学校开设,这次是第一次集中展示。非遗文化课程是该校的一大特色,并在探索把这个课程注入九年一贯制教育中。

  校长的研究主题各不相同

  记者了解到,丰台区已经先后成立了6个名校(园)长工作室和中、小学校长工作室。每次研讨会,参与者均为校长,每个校长都带着各自的研究主题而来。例如,北京市第十中学校长葛保红是工作室第一组的成员,她带去的研讨主题为“生命教育”;而第四组成员、北京市丰台第八中学校长李宏的研讨主题是“建设自我赋能的学校”。

  丰台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汪东京表示:“每所学校的发展都有很强的个性,因此每个校长的研究主题都不统一。”这也是丰台区校长工作室一贯坚持的以学员为主体理念,包括想研究什么问题、想怎么研究都是个性化的。

  虽然主题并非标准化,但工作室每个小组都配有专家导师,全程跟踪指导,在每一个环节把关,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在研讨会现场,记者看到,每个名校(园)长工作室和中小学校长工作室下设的小组都有4至5名成员,他们来自不同群体,包括名校长、普通校校长、外聘的高校导师、研究机构的专家、教委科室的领导等。

  针对某一成员学校的问题,整个小组会深入学校进行考察,团队中每个成员会从自己的角度提供建议,并由小组配备的专家导师来给出诊断和规划,以便方案后续的实施和落地。

  研行一体 任务驱动

  汪东京表示:“做研究关键是要行动,培训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对此,丰台区还提出了培训“八步法”,包括听、说、读、写、访、跟、研、行,具体来说包括理论讲座、小组研讨和专题论坛、阅读参考资料、写下提升方案和考察报告、市内区内校际互访、跟岗培训、人人有研究课题、举办研讨会等。

  作为校际互访的一部分,中学校长工作室各小组分别于去年三月和今年三月来到北京市第二中学、北京市育英中学等校进行考察访问,了解对方的学校文化、课程建设等。“育英中学这次考察特别解渴”,李宏表示:“于会祥校长提出的‘文化不是观赏的,而是学生可以参与其中的’理念,解开了我很多困惑。”李宏非常珍惜类似的学习机会,她先后派出自己学校20多名干部、教师去参加跟岗学习。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云岗中学校长、中学校长工作室第二组组长张进兵则认为,工作室一个很好的机制就是任务驱动,每一学期都有相应的任务要求,包括工作方案的提出、中途过程研讨、具体实施策略的敲定、后期成果评估等。

  名校(园)长工作室属于校长领航计划,分别以李有毅、管杰、李磊、刘显洋、朱继文、赵爱芹等校(园)长命名,集科研、教研、管理和培训等职能于一体,通过知名校长带领,促进骨干校长专业成长及知名校长自我提升。

  ■ 工作室展示

  名校长工作室 管杰校长工作室

  管杰校长工作室是丰台区“领航计划”首批启动的6个名校(园)长工作室之一,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校长管杰作为工作室的领头人,为工作室其他四名成员校长“领航”。

  “一所优秀的学校首先要有优秀的教师,而校长是‘教师的教师’。”管杰表示。校长作为管理者,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学术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是管杰校长工作室的主要研究课题。

  管杰表示,在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北京十八中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调研和“诊断”。这次,管杰希望工作室各位成员校长也能够按照这个路子走。“比如现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仍是以单向灌输为主,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动因。”

  在设计研究方案时,与常规的“专家指导”这种自上而下的思路正好相反,管杰主张用同伴互助的方式去解决教师遇到的问题,在小范围内如学校内部挖掘针对相同问题有较好解决方案的同行,去比对其中的差异,促进教师自身的反思和实践,在此基础上再由专家来点拨和提升。

  管杰重视工作室成员的理论基础,为四名成员校长推荐了必读书目,如《教育心理学》《管理百年》等。同时,他借力社会资源,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九诠等,与工作室成员共同研讨。

  名园长工作室 朱继文园长工作室

  在朱继文看来,对幼儿园来说,无论环境建设、文化建设还是育人体系,最终落脚点都是在儿童发展上。而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朱继文认为:“对幼儿园园长来说,想把孩子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个思路必须特别清晰才行。”

  正因如此,幼儿园课程建设成为了朱继文园长工作室的核心命题。朱继文表示:“真正形成系统化的园本课程其实很难。”目前,每个成员幼儿园都具备一定的课程基础和特色,有的幼儿园会做儿童成长档案,有的会做教育笔记等,但还不够完善。朱继文会根据各幼儿园的情况分别进行整理提炼,推进课程的系统化。

  丰台区花城幼儿园园长张明英是朱继文园长工作室成员之一,她想以“花朵”作为花城幼儿园文化建设的主题。但朱继文发现,仅仅使用花瓣、花蕊等元素只是停留在浅层次。她建议,“要争取在主题、课程和教育理念之间建立逻辑关联。”

  朱继文带领的园长工作室有很多开放式做法,承接了北京联合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三门课程,让成员园长们走上讲台,给大学生上课,使自身在工作室中学习到的内容得以内化吸收;园长工作室成员还会到青海、内蒙古等地,去为当地园长、老师讲课培训。此外,朱继文还成立了名为“朱继文工作室”的自媒体,不定期线上“开讲”。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冯琪 本版图片/资料图片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