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上一篇

防冒领养老金需相关部门数据共享

2018年06月07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来论

  不同部门掌握着不同信息,因此只有打通相关部门的数据以实现共享才能方便、高效地防止冒领养老金现象的再发生。

  退休老人领取养老金,是国家养老制度给予公民的一项公共福利。按理说,老人离世之后,这养老金也就自动停止发放。但是,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在利用公安厅人口注销信息与省本级企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信息进行比对时,发现约9800名疑似养老金冒领人员。

  养老金被冒领是常见现象,一些地方也发明一些“土办法”来应对,比如让老人举当天报纸拍照等做法。尽管很多地方积极防范养老金被冒领,但民政部披露,2012年至2016年,全国共查出冒领社会保险待遇金额7.6亿元。仅安徽就查出近万名离世老人养老金被冒领。

  虽然被查出后,大部分被冒领的养老金能追回来,但少部分仍追不回来,如全国7.6亿元被冒领,追回7.1亿元。追不回来的这部分养老金就是养老基金的损失,也是参保人的损失。在养老金支付压力不小的情况下还须严防被冒领。

  怎么严防呢?目前来看比较有效的办法是依法追责和数据共享。如果对所有冒领者都严格依法追责,依据情节轻重适度惩罚,警示效果或许更好。但很多地方执法比较温柔,比如只对拒不归还冒领养老金的人员追究刑责,那么被追责人数就很少,无法产生应有的震慑力。因此,依法追责还应加强。

  除法律手段外,就是技术防范手段。有的地方早在2013年就通过数据共享防冒领养老金,如山东威海市人社局与民政局当年就实现数据共享。而安徽今年才开始打通人社系统与公安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有的地方至今在防冒领养老金方面仍未实现相关部门数据共享。

  显然,相关部门越早实现数据共享,养老金被冒领可能性越小;晚共享数据一天,损失就多一点,追责的行政及司法成本也就多一点。因此,有关方面应早日在全国统一推行数据共享以防冒领养老金,在涉及部门、共享方式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

  哪些部门之间应该共享数据、共享什么数据,这是首先需要明确和规范的问题。如果只是人社与民政联网,或者只是人社与公安联网,未必能准确掌握离世老人的信息,只有建立统一平台,把人社、民政、公安、卫生等相关机构的数据真正“联”起来,才能防范“漏网之鱼”。

  这是因为,民政部门掌握殡葬信息;公安部门掌握人口注销信息;医疗机构掌握老人健康及就医等信息。之前,相关部门及机构之间都存在信息壁垒,今后,只有实现数据共享才能不再通过人盯人、人盯事来防范养老金被冒领。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全国建立这样的数据共享系统,还需要更高决策者牵头推动,也要各地政府负起责任,同时财政部门提供相应支持。只有依法追责和数据共享同时发力,让冒领者没有机会冒领,冒领后要承担法律责任,冒领现象才会减少。在老龄化社会,防冒领养老金现象不容忽视。

  □冯海宁(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