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书评周刊·书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1:书评周刊·书情
上一篇  下一篇

思想

2018年06月0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罪与罚的彼岸:一个被施暴者的克难尝试》

  作者:让·埃默里

  版本:三辉图书·鹭江出版社 2018年5月

  “奥斯维辛幸存者”的身份标签像铁钉一样将让·埃默里牢牢钉死,从人类自造的炼狱里走过一遭之后,语言、思维、记忆和文字被洗劫一遍,于是有了这本薄薄的《罪与罚的彼岸》。1912年10月,埃默里生于维也纳的犹太家庭,纳粹上台后,他的德文名字让他不断流亡,于1943年被捕,在比利时布伦东克战俘营饱受一年酷刑后,被押至奥斯维辛,直至1945年被英国军队解救。

  这本书初版于1966年,记录了埃默里流亡、因身份被囚禁、被酷刑折磨,以及战后重新回到德国的亲身经历。时隔十年,1976年冬,在为这本书的新版所写的前言中,埃默里重申他写这本书的意图:“我反抗,反抗我的过去,反抗历史,反抗将不可理喻的事情以历史的方式冷藏,以让人愤怒的方式扭曲。”于是他写集中营的生活,写自己所受的酷刑,从语言和哲学的层面思考怨恨,反思做犹太人的必然性与不可能。人的尊严究竟意味着什么?一个人需要多少故乡才能走出伤痛?知识分子的受难比普通人更值得同情吗?种种历史细节和真实情感,引领我们去思考生而为人的意义与历史的明与暗。(张畅)

  《启蒙运动》

  作者:罗伊·波特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年5月

  绵延了整个18世纪的启蒙运动至今日仍影响着欧洲甚至整个世界。理性、批判、独立、自由、平等这些如今看来理所当然的理念,都肇始于启蒙运动,它开启了欧洲世俗化的进程,也奠定了如今思想界进展的方向与面貌。但与此同时,“启蒙”这一概念的内涵却也模糊不清,时常令人难以捉摸、困惑重重。罗伊·波特是研究启蒙运动的大家,在这本书里,他并未将精力放在面面俱到的阐述上,而是选取人的科学、启蒙运动的政治、理性改革宗教、启蒙运动的遗产等几个重要侧面,去思考这场复杂庞大的运动。

  透过罗伊·波特的分析,我们看到启蒙运动并非一场简单的、思想统一的运动,运动的侧重点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伏尔泰、狄德罗、休谟和卢梭等启蒙哲人的思想,共识与分歧并存;各国启蒙运动的政治和宗教宣言也不尽相同。而这种复杂与争议本身,也是启蒙运动的重要遗产。或许,人类从未真正告别蒙昧,我们今天仍需要启蒙运动,去破除根深蒂固的偏见与迷信。(张婷)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