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3:健康周刊·医药界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3:健康周刊·医药界
下一篇

天津尚赫直销产品仅剩3款

多次被曝涉嫌虚假宣传和传销,十余年未备案过新产品也没有升级配方

2018年06月26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创意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近日,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平台发布的直销产品调整公告显示,天津尚赫保健用品有限公司主动减少23款直销产品的备案,仅保留3款产品,而这也是截至目前今年唯一一家不增加新品的直销企业。

  中国保健协会直销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胡远江指出,此举可能是天津尚赫为了配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4月发布的直销行业监管原则。还有业内人士猜测,天津尚赫此前曾多次被曝涉嫌虚假宣传、传销等,这可能是在规避风险。

  针对减少产品的原因及此前多次涉嫌传销、虚假宣传等问题,6月15日,新京报记者向天津尚赫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时未得到回应。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天津尚赫产品只减不增

  6月13日,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平台上发布的企业调整直销产品信息显示,天津尚赫此次减少的23款备案产品中,22款为化妆品,1款为保洁用品。其中,有11款由尚赫(天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天津尚赫成立于1993年8月17日,唯一股东是尚赫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尚赫(天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天津尚赫和尚赫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是其两大股东,法定代表人庄陈旻君同样也是天津尚赫的法定代表人。天津尚赫官网显示,其产品包括保健产品、护肤产品、家居生活产品、个人清洁系列共计上百种产品。

  新京报记者统计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12日的企业调整直销产品信息发现,共有18家企业调整产品,仅有天津尚赫的产品只减不增。

  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平台及公开资料显示,天津尚赫2007年5月14日取得直销经营许可证后,获批的直销产品共26种。尽管天津尚赫2015年总投资2.5亿元建设集生产厂房、综合科研及配套设施于一身的健康、美容研发阵营,但似乎并未给其带来研发新力量。中国经济网2017年报道,天津尚赫自2007年之后,便没再备案过新产品,也没有升级配方,只是简单更换包装。

  针对此次缩减直销产品,天津尚赫对媒体的回复是按照商务部要求的结果,商务部公示的产品必须由公司自己生产,代加工产品按规定从名单上剔除。

  屡次涉嫌传销虚假宣传

  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天津尚赫全年业绩只有14.5亿元,此后三年业绩几乎没有增长。2013年,天津尚赫的直销业务扩展到了除天津以外的9个省、自治区。截至目前,包括天津在内,天津尚赫在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平台登记的直销区域为10个分支机构,共62个服务网点。随着业务的扩张,天津尚赫业绩飞速增长,在2016年直销业整体业绩较为平稳时,天津尚赫的全年业绩出现了高速增长,为78亿元,2017年更是达到100亿元,一跃成为业内销售业绩排名第五的直销企业。

  与傲人的销售业绩相比,天津尚赫更吸睛的是其屡次曝出的负面新闻。据直销道道网统计,尚赫从2015年全年业绩21.6亿元猛增到2016年的78亿元,增幅达到261%。而就在2016年,天津尚赫负面报道最为集中。《辽宁法制报》连续报道天津尚赫在辽宁省极速扩张市场的同时,超范围直销、卖三无产品、变相收取“入门费”、团队计酬、涉嫌传销等,且工商部门介入调查。对此,天津尚赫回复称,这是个别经销商的个人行为,跟总公司无关。

  2015年12月,《潇湘晨报》报道,尚赫(天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拉人头加盟,但天津尚赫直销范围并不包括湖南。2017年,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报道,天津尚赫涉嫌跨范围拉人头传销,而天津尚赫的在册直销机构中也并没有浙江。

  这些涉嫌传销案是否有正式立案调查过,监管部门能否查到一些案底?目前主要还是媒体报道。

  法规不完善致“集体违规”

  “天津尚赫对产品的调整应该是为了配合国家新的监管原则。”中国保健协会直销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胡远江指出。今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打击传销工作的意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直销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查处以直销名义和股权激励、资金盘、投资分红等形式实施传销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三个文件,标志着直销行业进入精准化管理时代。

  同时,《直销管理条例》规定,直销企业可以销售的产品包括企业自身的产品、母公司的产品和控股子公司的产品,其他类型的产品虽然没有明令禁止,但其实通过上述规定已经明确了直销公司销售的直销产品来源。

  “天津尚赫上述负面行为其实属于直销行业的原罪,因直销法规仍不完善,导致直销行业的‘集体违规’。”胡远江指出,一般而言,直销企业会制定营业守则,对经销商方方面面的行为有明确规定和处罚措施。“直销企业是否涉嫌传销等,还需要依据工商部门的明确处理意见。”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违规直销往往很隐蔽,监管是难题。比如在家搞小规模集会传销产品,除非有人举报,否则难以监管。“这种现象很普遍,有的确实是经销商的经营手法不可控,但有的则是总公司暗示。”胡远江表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