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中国眼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9:中国眼

第二批办事“堵点”推动地方限期解决

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抓紧解决第二批堵点,推动地方限期解决

2018年06月28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反复提交材料、多个部门间跑断腿、开办企业费时费力……提起找政府办事,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三个字:烦、累、急。如何让“群众跑腿”变为“数据跑路”?近年来,为了解决企业和群众的办事难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持续推出多项改革措施,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等工作,努力实现“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审议通过国家发改委呈报的“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6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强调,“改革就要从老百姓和企业日常最关心的身边事做起。现在许许多多的繁琐证明、循环证明、甚至奇葩证明,不仅让群众烦心,也让企业烦恼,必须下决心全面清理各类证明事项,让群众和企业不再为毫无必要的事情跑腿。”

  近期,为了集中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问题,不再让群众“跑断腿”,国家发改委联合有关方面开展了“群众办事百项堵点疏解行动”,活动分为5季,预计征集100个堵点问题,并推动有关地区限期解决。新京报记者获悉,目前,第二季征集结果已经出炉,要求各地抓紧解决第二批堵点的通知已下发至各地方。

  启动:第二批“堵点”聚焦商事服务

  5月25日,第二季堵点问题征集活动启动。距离第一次堵点征集,刚刚过去一个月。

  4月19日,国家发改委联合新华社、中国政府网正式启动“群众办事百项堵点问题疏解行动”。截至5月4日,第一季20项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问题已征集完毕,并发至各地区要求限期解决。

  与第一季聚焦教育、身份证明领域办事堵点不同,第二季堵点主要聚焦商事服务领域,且联合部门中新加入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和市场监管总局,多方形成合力。中国政府网问题投票页面已同步上线:如果群众遇到了涉及营业执照、纳税证明等方面的“奇葩证明”,以及为开证明往返多地的经历,可以直接填写问卷。

  记者体验发现,填写过程并不复杂。登录“中国政府网”,首页“互动”一栏“群众办事百项堵点疏解行动第二季”正在征集,点击进入就是办事“堵点”问题调查问卷(第二季)。首先选择办事地点,之后选出你想解决的主要“堵点”问题,并填写好姓名、手机号以及具体办事大厅、部门和街道,就可以点击投票结束问卷,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

  问题:大数据助力,最“堵”问题出炉

  记者注意到,此次群众参与的方式比较简单,直接选择自己遇到的问题即可,几乎不需要打字。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有关人员介绍,“网站上供网民选择的几十个堵点问题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一部分是请地方一线办事人员提供平时办件量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还有通过各部委多方面收集、综合分析得来。比如很多人反映的新办企业时间问题就纳入了本季度的选项中”、“如果遇到的问题超出范围,可以选择‘其他’选项填写文字,会有专人收集,反映强烈的问题还会纳入下一季征集当中”。

  此次向社会公开征集堵点,反响如何?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有关人员表示,网民参与热情很高。

  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季活动投票页面点击量达到200万人次,超16万人参与投票,4万人实名投票。第二季网民关注量已累计超过了500万人次。

  经过对这些征集上来的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第二批群众反映最强烈的20个“堵点”问题出炉:排名第一的为“到政府办事,企业申报各种表格中反复填写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人姓名、经营范围等信息,很麻烦!”排名第二、第三位的均为办理营业执照问题。第一季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为“到政府办事,每次都要在各种表格间重复填写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地址等个人信息”。

  除了分析各个问题的投票数量,各问题之间的地区差异也是分析的重点。“在产生20项群众办事堵点问题基础上,我们对网民投票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特别是针对每一项堵点问题,计算每地区群众选择此问题的票数占总票数的比重,从而了解到每个问题在不同地区的受关注程度。”上述人员介绍。

  分析显示,问题关注度存在区域差异。记者从分析表格看到,在第一季的20个“堵点”问题后面附上了此类问题比较受群众关注的地区。比如,排名第一的问题“到政府办事,每次都要在各种表格间重复填写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地址等个人信息,很麻烦!”其受关注的地区为西藏、天津、江苏、浙江、辽宁。

  治堵:不同地区间问题疏解进展差异大

  目前,第二季堵点问题征集活动刚刚结束。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近日,《关于抓紧解决第二批群众办事堵点问题的通知》已印发至各地方,要求抓紧解决第二批20项堵点问题,包括每周都要填报更新所有已发布堵点问题的解决情况,对未到解决期限的问题,也要填写最新进展。

  从上一季情况看,身份证明类问题解决力度相对较大。不过,不同地区间问题疏解进展存在差异,一些地区出现掉队现象。

  浙江、天津、河南、重庆等地区,堵点问题解决率超过80%。在完成基础性任务的基础上,还运用“网证”、“自助机证件补办”等新技术探索解决堵点。

  为了解决地区差异,在第一季度中,由国务院部门、专家组成的8个督导组对31个省区市进行了专项督导。记者了解到,在分组督导的同时,还会重点督察,即结合每个地区的群众问题关注度情况开展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专项督察。“对实际解决与群众反映不符、相关问题未有效落实解决的地区,将约谈通报,并要求限期整改。”有关人员称。

  记者发现,对“堵点”的解决老百姓也感受明显。在北京的一个办事大厅,因结婚证上的一个笔误需要补办新证的夫妇,不到半个小时就领到了新证。一位刚刚办完公积金提取的刘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准备的身份证复印件都没用上,很快就办好了提取。5月15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通知取消身份证明材料复印件作为住房公积金归集和贷款业务办理要件。

  分析:真正实现“群众跑腿”变为“数据跑路”

  为何要“治堵”?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有关人员告诉记者,这背后长期形成的“信息孤岛”问题,经常让人陷入“部门A说需要部门B的证明,部门B却说开不了部门A的证明”等困境。

  去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要求2018年6月底前,实现国务院各部门整合后的政务信息系统统一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各地区结合实际统筹推进本地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初步实现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从根本上解决“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问题。

  “网络通目标已基本实现,数据通、业务通正逐步深化”这位人员称。经过一年时间,任务目标如期完成:建立了71部门、32地方的数据共享“大通道”,全国数据平台初步构建;消除了超过2000个“信息孤岛”;打通了42个垂直信息系统、694个数据项;疏通了20个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堵点问题……

  然而,大动脉疏通后仍然面临一个问题:如何让老百姓有真实的获得感。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虽然信息共享的“大动脉”已初步打通,但“毛细血管”还远未疏通,仍然存在着共享不够充分、应用待进一步深化、相关法律法规与信息共享不相适应等方面的问题。

  为此,国家发改委提出“共享十条”硬措施,进一步深入政务信息共享水平,加快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针对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中的突出矛盾,特别是需要反复跑、流程多、周期长的事项,逐一打通堵点,真正实现从“群众跑腿”变为“数据跑路”。

  根据安排,第二季堵点征集结束之后,6月至8月,还将陆续启动第三、四、五季活动。7月初,第三季活动即将上线,聚焦社保低保、医疗健康等领域办事堵点,敬请关注,并前往中国政府网参与投票。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沙璐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