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7:文娱新闻·作品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7:文娱新闻·作品

“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览亮相国家博物馆,200余件展品讲述中西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对话”文艺复兴,异乡似故乡

2018年07月09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青花缠枝莲纹碗,湖南省博物馆藏。
乔凡尼·贝里尼与提香《诸神之宴》,1514-1529年,布面油画,藏于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花神芙罗拉》,庞贝壁画,公元1世纪,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
《罗马人民的保护者圣母玛利亚像》,公元16世纪-公元17世纪,木板油画,意大利罗马圣安德烈教堂藏。
《唐寅款送子观音像》,1470-1524年,唐寅款,藏于美国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

  今年1月26日,“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展,展览策划历时三年多,因深厚的基础研究与广阔的文化视野好评如潮。6月9日,这场展览的“新版”——“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来到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之前在湖南省博物馆的展览相比,此次在国家博物馆的“新版”展览汇集了更多难得一见的展品,不仅有乔托的名作《圣史蒂芬》,还增加了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黄公望《溪山雨意图》、倪瓒《水竹居图》、任仁发《饮饲图》,故宫博物院藏《宋人耕获图》、任仁发《张果老见明皇图卷》、任贤佐《三骏图》等难得一见的珍品。据悉,本次展览将展至8月19日。

  

  展览的序篇部分展出的是庞贝遗址发掘的经典壁画《花神芙罗拉》、意大利画家乔凡尼·贝里尼与他的弟子提香于1514年绘制的油画《诸神之宴》(复制品)与两件明永乐时期的青花瓷器。

  《诸神之宴》&青花瓷

  《诸神之宴》描绘了罗马神话中一个故事,画中却有两件中国的青花瓷器、一件仿中国青花瓷的意大利陶器。仔细一点,会发现展于画旁的两件青花瓷展品与《诸神之宴》中所绘瓷器相映成趣。序篇三组展品的陈列即让观众在意大利发现中国,在中国找到意大利,正如策展人所言“异国虽是他乡,但恍若故乡。”

  《花神芙罗拉》&丝绸

  《花神芙罗拉》发现于重见天日的庞贝古城中一所别墅的卧室内,壁画中这位衣袂飘飘、身姿曼妙的花神也穿上了来自东方的丝绸。

  作品解读

  圣母玛利亚&送子观音

  在展览最后一个单元中,用中西图像符号对比的形式,反映中国文化艺术中的西方元素。如这两件作品《唐寅款送子观音像》起初被当做15世纪中国画家唐伯虎的作品,后才被认出是《罗马人民的保护者圣母玛利亚像》的一件中国摹本。

  《罗马人民的保护者圣母玛利亚像》是基督教艺术中描绘圣母子的常见形式之一,该画像在公元6世纪到达罗马时,曾奇迹般地结束了当时瘟疫的蔓延,之后它便作为神圣图像而享誉,并被规范为一种宗教图式由西方传教士带到中国。《唐寅款送子观音像》中观音眼睛细长、小嘴,怀抱童子着右衽汉服。它与原图在构图、人物姿态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但在后世可能被当做一件送子观音像。

  缘起

  央美课堂讨论发展成了一次展览

  “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湖南省博物馆共同主办,汇集国内17家博物馆和意大利21家博物馆共200余件(套)文物,是近年来国际博物馆与国内博物馆合作中数量最多、文物最丰富的展览之一。

  展览的前身是今年1月曾在湖南省博物馆展出的“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这场展览的学术脉络本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李军教授与学生在课上的讨论内容,而当时的湖南省博物馆正想做一个原创的中西文化交流展览,二者一拍即合,最终将这一系列学术想法转换为一场可视的展览成果。

  此次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新版”,结合近年来对于“丝绸之路”研究的大量史料和学术成果,以中西文物对比展示的全新视角,向中国观众再次呈现“丝绸之路”这一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要道的历史。展览不仅从以往西方艺术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入手,更是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审视了中国艺术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通过还原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以及中国艺术中的西方影响,呈现出不同文明之间彼此交融、共同发展的千年史诗。

  新版

  北京展增加了涉及丝绸之路的展品

  此次展览分为六个单元,“大漠之舟”通过对比意大利和中国出土的青铜器、玻璃珠饰和丝绸等多种材质的文物,揭示“丝绸之路”早期贸易的丰硕果实和两国文化在十几个世纪间的互相影响;“跨越七海”用指南针与海图实物展现了这些发明成果对东西方认识和探索世界的重要性;“帝国剪影”叙述了以《马可·波罗游记》为代表的行旅者的所见所闻,从这些往来于欧亚大陆两端的商人、传教士和外交使节留下的各种史料中,勾画出一个真实的东方国度和这些早期文化使者的重要作用;“凤凰西行”讲述了这些东游者们返乡的行囊中所装载的商品、礼物;“丝绸之梦”展示中国的丝绸和卷轴画对西方服饰纹样和绘画艺术的影响;“世界交融”探索中西文化交往在中国本土留下的物质与文化艺术的痕迹,以及这些痕迹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谈及国家博物馆和湖南省博物馆两个展览的区别,策展人李军表示:“湖南省博物馆的展示方式更加诗意、具有体验性,它的设定是我们每个人有这样一种感觉——在陌生的地方找到熟悉的事物,或是在熟悉的地方发现异样,所以展览更像是个人叙述的体验,东方和西方从不相知到慢慢相知发生很多交流,叫做‘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国博的展览更接近艺术文物的展示方式,按照一个相对宏大的叙事,讲述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两个传统之间发生的关系,这一次我们加强了丝绸之路的部分,可以看到我们增加了很多涉及丝绸之路的展品,新增的昆仑奴等展品质量都很高,而且设置了‘青花变奏’‘莲枝交缠’‘凤凰之旅’这样的主题来一组一组地展示器物,这是两个展览不同的地方。”

  采写/新京报记者 何建为 实习生 张馨心  本版图片由策展团队提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