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1:健康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1:健康周刊

网售处方药未定 药房托管先叫停

专家称无论网售处方药还是药房托管,政策都要解决医疗机构处方外流问题

2018年07月10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创意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近日,“网售处方药即将放开”的消息再次传出,即允许药品零售企业通过网络销售处方药,但应当具备与医疗机构电子处方信息实时共享、互联互通的条件,确保处方真实、可溯源。

  而与此同时,上海、青海、武汉多地陆续叫停药房托管,步长制药、九州通等纷纷退出药房托管业务。

  一方面在鼓励处方外流,另一方面却对药房托管持续收紧?对此,第三方医药服务体系麦斯康莱创始人史立臣分析认为,网传版本实为允许零售企业的相关行为,政策落地为时尚早。而叫停药房托管则是为了避免另一种形式的利益输送,药房托管、指定药房等都可以视为“应对”国家医药政策的“方法”。无论网售处方药还是药房托管,政策都要解决医疗机构处方外流问题。

  

  网售处方药即将放开?

  2014年5月,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后,关于网售处方药能否放开、何时放开等问题,已经出现了多个猜测版本,但政策层面一直未松口。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国家药监局拟公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

  根据网传的版本,药品零售企业将可以通过网络销售处方药,并且药品网售平台可以展示处方药信息,药品零售企业应当具备与医疗机构电子处方信息实时共享、互联互通的条件,确保处方真实、可溯源。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处方药市场占药品终端消费市场85%以上的份额,规模达到千亿级别,但基本80%左右通过医院渠道销售。业内普遍认为,网售处方药一旦放开,处方外流市场规模定会超过千亿。

  在第三方医药服务体系麦斯康莱创始人史立臣看来,部分从业人员高兴为时尚早,“此次盛传的政策落地,更多还是在解决医疗机构处方外流的问题,即患者能够拿到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购药,并解决医院和药房的对接,能够方便患者就近买药,安全用药。药店可以在网上进行展示,具体的购药形式应为网订店取或网订自取。这跟网售处方药的放开完全不是一回事。”

  各方争相布局数千亿市场

  其实,近几年来,政策层面一直在鼓励处方外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将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医药分开,禁止医院限制处方外流,患者可自主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2017年1月24日,《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医疗机构应按药品通用名开具处方,并主动向患者提供处方。2018年4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措施,探索医疗机构处方与药品零售信息共享等。

  与此同时,在招投标压力和药占比等因素的影响下,公立医院对药品采购方式也更加严苛,这无疑严重挤压了处方药在院内的生存空间。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IMS)的一项数据也显示,2015年处方药市场三大渠道(医院、零售药店、第三终端)占比分别为77%、10%及13%。预计到2018年,处方外流将为零售药店带来超过2500亿元的增量。另有数据显示,到2020年,处方药院外市场总容量将超过4000亿元。

  网售处方药的消息还未确认,各方已经开始布局。近日,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百洋医药集团与大参林、一心堂、老百姓、益丰等16家全国主流连锁药店联合签约,就处方共享平台与智慧药店整体解决方案达成深度合作。未来,全国数百家医院和药店将实现处方信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各地药房托管政策渐收紧

  值得关注的是,政策一方面在鼓励处方外流,另一方面却对药房托管持续收紧。今年6月,上海市卫计委发布《关于本市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强药事管理推动药学服务转型发展的通知》,明确公立医院“不应与有关企业开展药房‘托管’或类似业务合作”。稍早前,青海、山东、广东、湖北等省份也都出台了相关文件,规范或禁止药房托管行为。

  药房托管也一直争议不断。2014年,继托管广东10家医院药房后,康美药业又与吉林省通化市政府签署独家、排他性托管药房条款,根据双方签订的为期15年的、45家《公立医院药房托管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建立通化市公立医院药房托管合作关系,通化市人民政府将通化市辖区的45家公立医院药房,整体分两批交康美药业进行独家统一托管。康美药业在通化市设立医药商业公司,负责医院药品的物流配送。当时就有业内人士指责,康美药业与通化市政府此行为,违背了“公平竞争、市场化”的精神。

  康美药业本月初刚刚公布的投资计划中有关智慧药房部分,也被指在医院药房所有全部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契约形式将药房交给经营管理能力较强的医药企业,仍脱不开药房托管之嫌。7月4日,新京报记者就此事致电康美药业,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部分企业抽身或调整模式

  面对各地药房托管政策收紧,部分企业纷纷退出。

  尽管国药控股2017年年报显示,其下属公司国药股份通过非公开发行筹集约人民币10.3亿元,主要用做医院供应链延伸项目、社区医院药房托管项目、医院冷链物流系统项目以及信息化建设项目,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早在各地政策出台之前,国药就已开始着手从药房托管业务中抽身。

  步长制药6月20日的公告也显示,将以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投资九州通医药集团湖北医药有限公司,且拟将原议案中的医疗机构药房托管业务模式(包括药品、耗材、中药等集中配送等)调整为专业药房业务模式(包括院内专业社会药房、DTP药房、院边药房、院边门诊等)。

  史立臣分析,政策层面开始叫停药房托管,一方面,这可能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利益输送,“跟医院自有药房没有本质区别。”另外,药房托管、指定药房等都可以视为“应对”国家医药政策的“方法”。另外,康美药业在药房托管方面投入的资金并没有用于购买固定资产等,而是主要用于取得托管权,“政策层面生变,投入的钱很可能就打水漂了。”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