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文娱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文娱时评

今日看片

2018年07月17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彭于晏在影片中饰演李天然。
廖凡在影片中饰演李天然的师兄朱潜龙。

  在《邪不压正》里,史航客串了只会写五个字的影评人老潘。于是,我们决定尊重姜文的想象,就用五个字来做观点相左的两篇评论。

  本片的背景在“七七事变”前后,那时的北平危机四伏,阔别故土十五年、接受过专业特工训练的李天然背负着“国恨家仇”回到故乡。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正

  侠隐在哪儿?

  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的六部影响力较大的作品中,姜文始终踯躅在历史叙事和个体言说之间,他和他的镜头语言一起,越过了事实判断、道德判断和历史判断,不断寻找着能够以电影方式呈现的价值判断。姜文电影呈现出的,绝不是简单地以镜头图解新闻时事,以故事吸引大众眼光,以历史安抚现实浮躁,或者更甚——直接站在道德制高点扼你咽喉的那种促狭格局。

  很明显的,从历史背景的角度看,《邪不压正》被赋予了和《让子弹飞》《一步之遥》时间上的互文关系;而从主题的精神核心来看,与其构成互文关系的则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照常升起》。李天然以长大后的马晓军出现,男孩继续向男人蜕变,女人依旧是照亮男人成长的光——只不过这个“长大了的马晓军”已不再需要那个被光线镀成金色、胳膊上绒毛丝丝可见的米兰,他必须要遇到多一分则淫荡少一分则矫情的唐凤仪,和目光坚定云淡风轻、能和他在屋顶上看世界的巧红。现实世界里的明枪暗箭步步惊心,屋顶世界里理想的光辉与放飞了的自我,又一次形成了两个坚硬的平行世界,只有成长中的少年在两界穿梭,现实与超现实的光芒轮番把他照耀。

  从被称为“十倍叙事速度”的片头看,开场十分钟不到,交代完的不仅是电影的全部背景,也有姜文放弃叙事的态度。不放弃叙事,就无法戏谑和解构,失去了黑色幽默和更深的悲伤。于是,李天然在回北平的列车上看到了十五年后的故乡时,即将沦陷的北平美得不可方物:仰拍视角下的蓝天红墙和廊檐雕琢,运动镜头里的鸟起雪落和冰雪站台,一帧帧诠释“旧京古都风华”的镜头超越文字变成了让接受者毫无争辩能力的美学现场。姜文似乎不满足于此,除了彭于晏奔跑中的骄傲腹肌,他用铬黄色调下医务室床上俯身回头,用梨涡让人心旌摇荡的唐凤仪和蹬着自行车碎发汗湿在脖子上的巧红,表达着不同性感层次的解读。交际花唐凤仪美貌性感的日常和日军占领北平后决绝的纵身一跃,裁缝店老板巧红月夜钟楼上脸颊绯红着与李天然对饮的温情几许,仍然可以称作电影创作中“光的教科书”。镜头作为姜文电影语言的执行者,行走在观众和主创之间,在取代观众需求的时候又满足了他们的审美。

  以复仇为使命,夹在两个养父中难施拳脚的李天然,虽然一回来就在屋顶上飞檐走壁地追凶,但他一会儿被亨德勒爸爸搅局,一会儿被蓝爸爸封印在城楼上静默以待时机。不仅如此,他的师兄朱潜龙早已用塑像的方式重构了历史和真相。在过去的十五年里,李天然作为一条狗的形象在师父脚下忏悔。至此,李天然的复仇计划不仅被两个“父亲”一再模糊和延宕,最悲剧最荒诞之处在于,复仇的意义被解构、被搁置:时隔十五年之后,除了当事人,还有谁在意真相?家仇早已经消解或者以其反面和否定的方式呈现在现实世界。

  “他们让师父怎么死,我就让他们怎么死。”为了满足李天然的复仇方式,蓝爸爸最后拼掉了自己32颗牙齿才把朱潜龙和根本一郎约到一起,但交换条件却是出卖李天然;那场原本可以十分悲壮和惨烈的师兄弟决战,却一次次被“一个师父教的,破不了招”“你的枪不是在地上呢吗?”“我忘了!”这样的对白一次次拆解和蒸发。从男孩到男人,蓝爸爸在担架上说出“去找你自己的儿子吧”,侠气十足的巧红则告诉他“我会找到你”,这样的积极暗示使《邪不压正》在男性蜕变主题的完成度上更进了一步。尽管姜文镜头中的男性还是离不开蚊子血和白月光,至少,他和他的女性之光永远拥有着冥冥中的纽带,至少他也即将走出“父”的荫庇和控制,并尝试着成为年轻一代的“父”。

  反

  姜文在屋顶

  作为民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邪不压正》或许承载了比之前的《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更多的期待。这三部都是商业片,讲一个观众看得懂的故事是十分必要的。姜文虽然并不在乎影评人看法,似乎也不在乎观众的观影满足度,但市场压力还是有的,前期宣传跑得也很频繁。许多观众都难以忘却热门网络选秀综艺节目《创造101》决赛赛场上,《邪不压正》两位主演彭于晏和廖凡生无可恋比出一颗类似三角形的“心”那尴尬的场景。

  从《让子弹飞》开始,姜文这三部以“民国”为背景的电影逐渐完成了一个自南向北的历程,完成了对北上广三大一线城市历史辛秘的暗示与回归,同时也完成了一场对“姜文电影”的文化现象塑造:从《让子弹飞》开始,评论就有一种潜在的过度解读的倾向。

  所有莫名其妙的、超现实的、不符合逻辑的场景,到了姜文电影里都成了对于某种无法公开言说的历史观念的委婉表述,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在《一步之遥》达到了一个峰值,所有的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无意义段落都被人像解读《红楼梦》一样加以精细地剖析。相比之下,自诩要“讲好一个九岁孩子都能看得懂”的《邪不压正》,在叙事方面比《一步之遥》好一点点,但仍然没有达到一部电影应有的叙事水准。光靠彭于晏光屁股在北平屋顶上跑酷,是撑不住两个小时故事的。

  姜文对屋顶的执着,就像他对民国的执着一样。屋顶将世俗烟火和天空隔开,构成了划分两个空间的界面,但这个界面以上的部分是空虚的,除了中年人的情怀,什么都没有。姜文的情怀不过是躲在被严重浪漫化的过去的时代抒情,他用戏谑和影射,用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建筑和复原过去的图景来体现电影的现实特质。但它不碰触现实,一切都是虚空、都是捕风,人物多数都是空心的。彭于晏雕刻感十足的肉体不过是一具会动的空壳,没有生命力和灵魂,因而也无力驱动整个故事。姜文用屋顶割裂了现实与想象的部分,屋顶上面的世界固然浪漫,除了中年的自我放空和独上高楼强说愁的所谓“少年感”,在这个空洞的世界里,观众什么都看不清。

  《邪不压正》的主题可以是寻根也可以是成长,如果不把故事的主题落于此,电影混乱而空虚的内容以及中途自我放弃、放飞自我的叙事很可能让整部电影在评价上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当下的口碑两极分化,好的一端除了站着那些痴迷于姜文这个标签及其惯用符号的影迷,多少还有一些被电影成长与爱的主题触动的观众。

  彭于晏饰演的李天然在成长的路上经历了三个爸爸,这三个爸爸虽然设定一个比一个空虚,但是背景设定却相当具有典型性。第一个爸爸是李天然的师父,地主出身,代表着开明士绅,第二个爸爸是一个不断要求李天然“忘本”的美国人,第三个爸爸是黄包车夫出身,代表着革命势力。这些典型性的设定夹杂在《邪不压正》正史野史乱炖之中配合剧情食用,显得煞有介事,其实不然。空心的李天然没有任何政治立场,只是随波逐流,映射时代变革的设置不过是街头谈天、指点江山一个水准的政治玲珑局,看上去很有深度,其实没有意义。真实的历史事件构成了姜文回归过去的历史隧道,它的尽头是一个梦境一般拒绝逻辑的暗黑桃花源,一次游历,不值一记。

  结语

  潜龙勿用,道法天然,对于这部作品中展示出的符号和仪式感等等,都已不能停留在电影的认知层面,必须放在审美层面进行解读。姜文在审美智商和精神等级上的优越感又不愿意隐藏到底,总是时时从银幕后面跳出来,冒犯我们一下。□王文静(影评人)

  

  姜文电影《邪不压正》是空洞的,但姜文的爱是饱满的,这份爱给了周韵,没给观众——姜文不在乎外界,他只在乎他喜欢的那些符号:太阳、屋顶、自行车、枪和子弹、男女性征、日本刀……当然,还有周韵。□戴桃疆(影评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