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市级“三公经费”支出6.6亿元,较年初预算下降28.6%,因公出国(境)费用下降三成
昨日,记者从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五次会议了解到,去年市级“三公经费”花销6.6亿元,较年初预算下降28.6%。
昨日上午,市财政局局长吴素芳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了北京2017年市级决算情况和2018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吴素芳介绍,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再破5千亿元,完成5430.8亿元,同比增长6.8%,超过年初预期。其中,税收收入占比86.1%,在各省市排名第2位。
吴素芳介绍,为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去年首次实现了市级预算部门绩效目标、部门绩效自评情况随部门预决算向社会公开,并选取30家预算部门公开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实现从“晒账单”向“晒绩效”转变。
焦点1
“三公”中公务接待费连续3年降幅最大
报告提到,去年市级“三公经费”花销6.6亿元,其中,公务接待费连续三年降幅最大。
吴素芳说,2017年市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6.6亿元,比年初预算下降28.6%。从分项上看,公务接待费降幅最大,去年公务接待费用为0.2亿元,下降53.7%。记者了解到,前两年度“三公经费”中,公务接待费也是降幅最大的项目。
据介绍,公务接待开销“瘦身”一半,主要是北京从严控制公务接待规模和标准,实现厉行节约常态化。2017年,市级公务接待17588批次,公务接待230871人次。
焦点2
公车购置及运维费下降26.9%
除了公务接待费用大幅下降外,2017年市级预算单位因公出国(境)费用为1.1亿元,下降30.8%;公务车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为5.3亿元,比年初预算下降26.9%。
其中,公车购置费主要是对部分国I、国Ⅱ排放标准的执法公务用车进行更新。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比年初预算下降38.5%,主要是北京市严格控制公务用车使用及落实公务用车改革措施等。
另据了解,2017年市级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机关运行经费为38.7亿元,比上年增加5.2亿元,主要是32家区检察院、法院上划至市级管理,原由各区保障的机关运行经费改由市级安排。
焦点3
基本建设决算情况首次公开
此外,记者了解到,北京首次公开了市级基本建设支出决算情况。
2017年市级基本建设支出预算执行数为624亿元,比年初预算数增加74亿元。记者发现,其中增加最大的项目是城乡社区支出。预算执行数为546140万元,比年初预算增加460140万元,增长535%,主要用于轨道交通资本金、城乡道路建设等支出。
市级基本建设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增加较多。预算执行数为14.7亿元,比年初预算增加11.7亿元,增长约390%。主要用于增加电影学院怀柔校区、景山学校通州校区等教育资源疏解支出。
记者发现,交通运输支出多花的钱也比较多。年初预算47.4亿元,决算数为84.9亿元。其中,主要用于北京新机场高速、延崇高速、京秦高速、首都环线高速建设,以及京开高速拓宽等。
焦点4
今年上半年对口扶贫等57.9亿元
吴素芳介绍,今年上半年,北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53.3亿元,同比增长7.2%,完成年度预算的56.2%。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67.8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年度预算的54.2%。
记者了解到,市级重点项目中,部分资金用于支持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其中加快南苑机场拆迁及建设,推进北京电影学院新校区建设,支持部分教育、医疗资源优化布局等疏解非首都功能方面支出27.0亿元;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跨区域生态保护支出0.6亿元。
此外,对口支援西藏、新疆、青海湖北巴东,对口帮扶河北、内蒙古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支出57.9亿元。
焦点5
重点项目中支持副中心建设12亿元
今年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67.8亿元,同比增长10.0%。
关于市级重点项目支出,吴素芳介绍,支持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65.4亿元资金用于保障北京新机场高速公路、京张高铁征地拆迁和冬奥会延庆赛区场馆配套基础设施等京津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12亿元用于加快城市副中心道路、水务等配套设施及推进景山学校通州校区落地等支持城市副中心建设项目。
此外,在加快广渠路东延、首都地区环线高速、轨道交通12、17、19号线等道路建设,保障全市轨道交通线路正常运营,推进北苑北综合公交枢纽工程建设,以及落实乘车优惠政策等促进交通方面,支出405.4亿元。
焦点6
科技基础研究增支幅度较大
2017年北京教育支出决算数为359.6亿元,与2017年调整预算数基本持平。
记者发现,职业教育决算数为65.3亿元,比2017年调整预算数增加8.1亿元,其中,“其他职业教育支出”科目增加5.9亿元,用于增加市对区专项转移支付,新建了延庆区第一职业学校。
科学技术支出中,也有一项增加较多。基础研究决算数为5.3亿元,比预算增长31.1%。其中,主要是用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院研究院、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启动经费等支出。
记者了解到,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3月下旬在北京成立,标志着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家单位共同签署了《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建设合作框架协议》。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吴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