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赴国外短期插班人数逐年上升且延伸至学前阶段,专家建议须结合孩子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
(上接D01版)
学前
孩子的适应力比想象中强
单紫来,五岁,即将升入幼儿园大班
插班情况:今年7月赴清迈的一所双语学校插班3周
花费:6000元人民币(食宿、交通除外)
“他突然要求帮我洗碗、摆盘,而且主动想参与我做饭的过程,这应该与那段时间跟老师采摘蔬菜作为午饭的食材、餐毕要各自把碗筷洗干净等养成的习惯有关。”妈妈Sophie说道。两年前去清迈旅行的经历,让Sophie一家深深着迷于当地质朴淳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貌,在朋友的推荐下,Sophie了解到了当地的一所生态双语学校。“儿子今年满五岁,具备一定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也能听懂简单的英语,我就写邮件询问校方有没有暑期课程,并着手申请。”
6月底,Sophie和儿子单紫来终于来到清迈,开启异国之旅,跟当地的学生一同学习。课程共三周,主题分别是生态艺术、野外求生与体能、世界民族音乐,每天半天上课半天玩耍,每周学校会安排一次户外教学。
收获远远超出Sophie的预期。“老师常带他们去认识各种果树,原本挑食的他也愿意尝试了红毛丹、榴莲这些他以前会抗拒的水果;清迈植被、昆虫种类丰富,在学校安排的户外生态游中,孩子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前画画喜欢用灰黑、深蓝色调且笔触粗暴,现在改用红、黄等明艳色调,也开始画花草树木,笔触变得细腻温柔……”在Sophie看来,三周求学经历对孩子的生活习惯、生态教育、艺术启蒙都上了生动一课。
同时,孩子也交到了很多好朋友。“虽然在第一天入学时,看到紫来一脸严肃僵硬地站在队伍中,我还替他捏了一把冷汗。当天他放学后,开心宣布交到了三个好朋友。”Sophie说,这次的经历也启发了我: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孩子的环境适应力,要多给他机会去证明、去发挥。
小学
两次插班经历激发责任感
润润:6岁半,就读小学一年级
插班情况:今年1月和7月,先后去黄金海岸某公立小学插班学习两到三周
花费:两次花费共约1万人民币(不含食宿、交通等)
8月7日,结束了三周的异国生活,孟静带着儿子润润和女儿肉肉回到国内。这是润润的第二次“插班”之旅,时间不仅比上次多了一周,还在读幼儿园的女儿肉肉也加入了插班的阵营。
润润则继续在第一次就读的黄金海岸某公立小学插班读二年级,每天8点半到下午3点在学校上课。由于澳洲小学基本上不留课后作业,汲取了第一次插班时在放学后无事可做的经验,这次孟静事先安排好钢琴、画画、足球等兴趣班,丰富孩子的课外生活。
原先在国内,润润的英语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对英语有些不自信。第一次插班后,孟静明显感到,孩子有了提升:背单词的速度快多了,也敢于去开口表达。“孟静认为,这与老师和房东的帮助分不开。”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一直鼓励孩子,英语是门很容易的语言。房东还时不时创造机会,拉着孩子说英语。不仅如此,润润的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一些想法也愿意主动跟父母沟通。
第二次的插班经历,又给了孟静新的惊喜。“哥哥会主动帮妹妹吹头发、洗漱、收拾书包,即使是在他忙自己的事情时,只要我需要,他都会马上放下手边的事,帮我分担照顾妹妹的工作,这让异国带娃之旅轻松不少。”孟静认为,新的环境中,孩子的责任意识也被激发出来了。
孟静和爱人都曾留学海外,他们都不希望过早送孩子出国。“中国和中国的教育越来越强,我常常跟孩子沟通,希望他们能够在国内读大学。目前,爸爸妈妈能做到的是,放假的时候带你体验国外的学校,带你周游列国看看外面的世界,把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带回国内。”
中学
为赴澳学习、生活打前站
小魏(化名):高一学生
插班情况:今年暑假在澳大利亚游学18天,期间进入墨尔本的公立学校插班一周
花费:3万5千人民币(包含食宿、交通等)
8月初,高一学生小魏(化名)进入墨尔本公立学校Macleod College进行了一周的插班学习。“因为未来有到澳洲留学甚至移民的打算,所以希望能通过插班了解澳大利亚的教育体制,体验当地的生活。”
为了帮助插班生更好地适应,学校为他们每人安排了buddy(学伴),一同上课。小魏表示,除了数学、英语等必修课,自己的buddy选修了德语、木工、人文、艺术等课程,自己也要跟着学。“对我来说,木工课这类实践性课程更难融入,比如我的buddy要在这门课上设计制作一个滑板,他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做了很多准备,进入了3D建模阶段,但是我完全没有相关知识基础,基本只能旁观。”尽管如此,小魏仍然觉得这次插班之旅很有价值,甚至超出预期。“本来我想象此行是在课堂中学习很多知识,但其实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对未来如何在澳大利亚生存和学习有了思考。”
小魏表示,到了国外才发现自己在饮食习惯上有很多不适应。“除了口味不合外,国外的食物都很贵,而且当地人对午餐的重视度不高,很多同学都是带个三明治吃,但我根本吃不饱。”小魏决定回国后开始学习做饭,为将来在国外生活做准备。同时,他也提前体验了国内外教育的差异。“国外对电子产品的管控没那么严,上课时可以配备iPad、手机、电脑等,对我们的自控力是很大的考验。我意识到,只有自主学习,管理好时间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小魏说。
除了进入公立高中插班,小魏此行还会前往墨尔本大学、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等大学旁听一些专业课程,为接下来进行留学申请、选择学校和专业做准备。
■ 焦点问答
国外插班适合多大的孩子?
陈蓉(中国营地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天使和坚果派创始人):我不建议9岁以下的孩子去插班。事实上,大一点的孩子会感受教育的差异,做出自己的判断。
从时间来看,我认为插班3至5天没有太大意义,许多公立学校的学生要在插班近一个星期的时候才找到感觉,国际学校的学生可能稍微快一点。如果孩子还没真正适应就离开了,插班的效果就打了折扣。
面条妈(游学咨询顾问):有一定语言基础的孩子都可参加。现在有不少家长利用升入小学前的两年插班,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插班是否有必要陪读?父母要如何准备?
孟静:比起孩子,国外插班生活对父母的考验最大。从联系学校到租房到陪读,要求家长能够把控和照顾到每一个细节。同时,还需要给孩子进行心理建设。由于国内外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的不同,不少孩子会只看到国外的“开心”,回国后反而有所抵触。家长需要提前向孩子说明两国的差异,引导孩子主动适应和挑战。
夏博(游学行业从业者,女儿暑期去美国学前班插班):如果是8岁以下的学生插班,最好有父母一方陪同。除去基本生活技能外,家长可以多和孩子一起去探索周围的环境,用问题去引导孩子思考新环境的不同在哪里。
不管陪读与否,父母首先要克服分离焦虑,作为家长应更有信心,吃苦是必须要经历的。家长不要过多询问,以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若家长陪同,可以在周末,尽量安排丰富的活动,这也相当于对孩子好好上学的奖励。
范蕙萍(英国杜伦大学教育学博士,曾供职多家上市教育机构):8岁以上的孩子不建议家长陪同。家长在会让孩子的成长大打折扣,很多孩子之间的正常交往会被破坏掉,提供给孩子的学习成长机会就会变少;另外,部分家长会选择在空闲时间购物,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场景,容易让孩子形成认知上的断裂。
如何更好地利用“插班”机会?
陈蓉:不同能力、性格的孩子在“插班”过程中的收获会有很大差异,需要家长或带队老师给予持续的鼓励和引导。在出国之前,也应该帮助孩子做好准备,对他们提出要求,进行适当的行为指导。比如,现在很多孩子有“手机依赖症”,出国插班时仍然抓紧一切时间玩手机打游戏;还有一些孩子把假期作业带到国外去做,而没有好好体验当地的生活;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插班”效果。
殷飞(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家长应与孩子提前沟通好,让他明确自己被送去插班的目的。如果用好玩或旅游等理由忽悠孩子去插班,反而破坏了孩子对学习的期待。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建立自己对此行的理解和期待。
动辄上万的插班值不值得参加?
Sophie: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如果是为了加强英语,那肯定会失望的。我更注重培养孩子处理大量社交信息的能力,能够观察、体会到原来不同民族、国家、肤色的人竟有不同的饮食习惯、肢体语言、性格礼仪……这些收获是存到长期记忆里的,能帮助他具有“文化杂食性”的潜力,比语言的提升要重要得多。
范蕙萍:首先,异国他乡的生活对孩子独立品质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在突发情况下能够积极适应等能力都是要在特定环境中培养起来的。其次,孩子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也得到提高,而这些能力在国内的环境很难得到锻炼。家长需要结合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考量。
陈蓉:家长应该理性看待插班带来的收获,摆正自己的期待。插班的时间毕竟有限,不应该把学到多少知识当做评价标准,更重要的是为日后留学做好准备,打破对于国外教育的错误幻想。
■ 支招
有条件家长可自助申请
如果家长有比较多的自助旅游经验,有基本的英语沟通能力,有网络调研能力,可以尝试自助申请。自主申请费用相对低,而且家长可以通过与校方的沟通深入了解所申请的学校。如果家长对于去陌生国家心存忐忑,不妨第一次参加机构包办的项目,积累经验后第二年进行自助申请。
申请插班步骤一般为:寻找目标插班学校;提交学生生日信息,与教育局或校方确认是否有空位;提交短期插班申请表,支付申请费;获得录取确认信;按要求申请签证。我认为,最难的地方在于寻找目标插班学校。择校时应考虑学校本身质量、社区构成和安全情况。对各个国家优质学校评判标准的调研有助于锁定目标学校,比如新西兰可以参考Decile评分,澳洲可以参考ICSEA评分和NAPLAN统考成绩,加拿大可以参考各学校的省考排名,英国可以参考A-Level、GSCE考试排名,美国可以参考Niche排名等。
游学咨询顾问面条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