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3个月14家单位发布《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外界质疑其市场约束力有限
|
8月10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文鱼分会正式成立,同时颁布了国内第一个《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正式将此前备受争议的虹鳟归类为“三文鱼”,同时明确了三文鱼生食标准及标签标注要求。
不过,该标准一经发布便再次引发争议。有业内专家认为,虹鳟三文鱼名称的“合法化”实际源于标准范围的扩大,目前大西洋鲑才是公众通常所认为的真正三文鱼,美国FDA也将虹鳟排除在了三文鱼范畴外。此外,由于该团体标准约束力较弱,不法商贩或利用该标准更“理直气壮”地进行三文鱼“造价”,以低价虹鳟冒充大西洋鲑。
尽管该标准的市场约束效力尚存在不足,但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标准化是推动三文鱼行业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必需过程,亟待出台更权威的行业标准。
定义虹鳟为“三文鱼”再生争议
新京报记者从会上了解,《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上海荷裕冷冻食品等14家单位起草,对此前备受争议的“虹鳟到底是不是三文鱼”作出解释。根据该标准,“三文鱼是鲑科鱼类的统称,包括大西洋鲑、虹鳟、银鲑、王鲑、红鲑、秋鲑、粉鲑等。”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文鱼分会会长应米燕向新京报记者介绍,“真假三文鱼”之争由来已久,今年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国内三文鱼主要来自挪威,最开始引进的品种为大西洋鲑,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将大西洋鲑与三文鱼等同。实际上,国内大规模养殖的三文鱼主要是虹鳟,养殖者与消费者认知的偏差,也就引发了争议。
今年5月央视财经报道称,青海龙羊峡水库为我国最大的三文鱼养殖场,国内市场上1/3的三文鱼都产自这里。围绕虹鳟是不是三文鱼、有没有寄生虫、是否可以生食等问题引发了争议。
从事多年水产贸易的水产专家樊旭兵向媒体透露,几年前龙羊峡当地曾找到他,希望能为虹鳟出一个推广方案。樊旭兵的建议是坦诚亮出自己的身份,介绍自己是青海雪域高原养殖的虹鳟鱼,“这样需要做消费者教育,他们不愿意。”
尽管此次团体标准为虹鳟“正名”,但发布后再次引发了争议。上海海洋大学教授陈舜胜对媒体表示,中国人对三文鱼约定俗成的称呼主要是指大西洋鲑。“现在把标准扩大了,学名可以公布,但俗称不是某一个人能公布的,要大众接受后才能公布。”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也发文否认虹鳟为三文鱼,并指出“美国FDA明确说,虹鳟不许叫三文鱼。”新京报记者查阅美国FDA官网看到,鲑科类鱼类包含了虹鳟鱼,但未将其市场名称命名为“三文鱼”。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方面8月13日向新京报记者证实,该团体标准正是在5月份爆发舆论风波后提出制定申请的,符合程序规定。对于标准发布后再次引发的质疑,其表示“不想回应”。
市场欺诈问题能否解决存疑
在今年5月的三文鱼之争中,虹鳟是否存在寄生虫感染,能否生食等问题也引发了诸多质疑。本次团体标准也明确了寄生虫指标,入吸虫囊蚴、线虫幼虫、绦虫裂头蚴均不得检出。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解释称,“寄生虫与生食的问题主要取决于鱼类的养殖模式。目前利用室内养殖系统、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的方式,可以避免寄生虫的风险。同时,目前无论海水还是淡水产的三文鱼,上市前都必须经过检验,以确保食品安全可靠。”
此外,该标准对产品标签也作出了明确要求——预包装产品的标签应标注原料鱼产地以及种名,方便消费者从包装上识别虹鳟和大西洋鲑,如三文鱼(大西洋鲑)、三文鱼(虹鳟)等。
不过也有业界人士担心,该团体标准能否切实解决冒充问题,“如今两种产品都叫三文鱼,不法商家更是可以明目张胆地用虹鳟冒充大西洋鲑,分不清的消费者很容易上当。”
201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了《水产领域食品欺诈状况概述》开篇直指“水产领域最容易发生食品欺诈”,常见形式有用低价值鱼类冒充高价值产品、隐瞒鱼类捕捞的真实地点等。而多项调研显示,鳕鱼、三文鱼和金枪鱼是水产欺诈的“重灾区”。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正规商家售卖的虹鳟可能会标准方法养殖,并完成寄生虫源头风险控制,但一些不法商家可能不会这么做,生食没有寄生虫控制过程的虹鳟有食品安全风险。
三文鱼行业亟待制定更高标准
“水产养殖企业都在一条船上,概念模糊、规范不明的情况下,谁知道下一个受害者又会是谁?”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鲑鱼养殖基地经理江鑫曾向媒体表示,网络热议风波不是个利好。
崔和认为,今年5月的三文鱼网络风波受到11亿人次的关注,也导致三文鱼销量的锐减。“该团体标准的出台,将改变此前各说一词、无规可依的局面。”
不过有声音认为,该团体标准的约束力较低,恐难达到预期效果。对此,8月12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标准是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支持下制定的,9月10日后正式实施。“从约束力来说,国标大于行标,行标大于团体标准。对三文鱼产业来说,目前团体标准的制定是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一步。”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依民也在此次发布会上指出,鲑鳟鱼在欧美养殖的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市场化、国际化方面比较高,而国内水产品质量不高,消费者接受度低,“因此想要做大做强,根本出路就是要规范化和标准化。”
新京报记者 夏丹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