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2:教育周刊·特别报道/周报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2:教育周刊·特别报道/周报
下一篇

好的AI教育需做好算法、教研和体验的融合

2018年08月20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上接D01版)

  

  AI+教育

  行业现状

  AI教育需回归学习体验

  随着AI与教育的融合逐渐加深,技术的挑战不言而喻。王凯峰认为,大量学习数据特征复杂,现有技术水平难以解读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及时反馈的数据,有待于未来语音语义识别,情感计算等技术发展。同时,由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真正的教学效果要通过相当长时间反馈,缺少及时反馈也会导致系统的优化速度缓慢。

  贾积有表示,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之一的知识表示和知识工程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智能机器人、专家系统等五个研究领域,尚处于研究和探索之中。他认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在洋葱数学CEO 杨临风看来,之于教育从业者,更大挑战在于技术没有用在正确的地方。行业现状是大家“在门口打转”,做了很多边角的事,看起来很酷,但是跟真正需求有距离,相关从业者更应该关注学习体验本身。“现在应该追问的不是人工智能技术能否改变教育行业,而是正在做AI+教育的企业有没有真正在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杨临风以自适应学习举例,“现阶段,行业里对自适应学习存在大量的误区和错误使用,很多机构仅仅套用了算法,而没有深挖孩子的学习过程。比如,机构自己没有做精准的教研和标准化的教学体系,而且从A供应商购买知识点教学视频,从B供应商购买题库,那学生很有可能看完A的视频仍然不会做B的题目,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机构收集到的数据也是无效的。即使算法能够帮助学生精准定位知识漏洞,但教学质量提升不上去,仍然解决不了问题。”杨临风认为,好的产品需要做好算法、教研和用户体验的融合,这对团队的综合能力是很大的考验。

  贾积有认为,研究者和开发者要充分了解教育规律,了解人的学习过程,才能开发出更好的人工智能产品,实现个性化教学。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指出,AI人才招聘、产品研发、用户的接受度都将成为挑战。

  ■ 焦点问答

  1 如何辨别一个产品是否是真正的“AI+教育”产品?

  王征(联想之星投资经理):目前市场上的AI+教育产品依然并非全部都是真正的“AI教育”,不排除有些项目是在“追主题”。行业发展初期有泡沫无可厚非,但核心问题在于产品到底是否具有真正价值,这需要被验证,需要有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

  贾艳明(朗播网首席数据科学家):AI+教育必须有高水平的教研和高质量的数据做支撑,缺一不可。是真AI还是炒概念,主要看它是否有高水平的教研能够支撑基本的教育服务,是否有高质量的数据能够帮助建立准确的学习模型。

  一些市面上的AI产品只是流于表面,要想真正打造出适应教育改革方向的AI+教育产品,对市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可以从几个维度考量:产品类别、教研团队的阵容、平均教龄以及数据类型等。

  2 AI与教育的融合加深,教师的职责会否发生转变?

  贾积有(北京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系教授):尽管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取得了较大范围的应用,但是教师的职责不会改变。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效率和效益,教师应当具备的能力包括:掌握学科知识,表达学科知识,了解学生,释疑解惑,激发兴趣,因材施教。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履行这些职责,而不是取代教师。另外,传统的学校和班级教学环境,尽管不能很好地实施个性化教学,但是为学生进入社会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一个竞争和协作的社会环境。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种集体环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科大讯飞教育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人人都应该有AI教学助手”,这是我们对于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取代论”的观点:不能狭义地理解人工智能和教师教学之间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都会是一种辅助性手段,它会是学生和老师的“助手”。

  王征:回到教育资源供给层面来看,人人都希望获得高质量教育资源,但这部分资源非常有限,事实上目前很多教育资源供给是低质量的,这部分被取代无可厚非,就像随着工业技术发展,纺织机取代纺织女工一样,人工智能的出现会替代一些重复性、低含金量、低知识含量的人工劳动,这是一种必然,实现只是时间问题。

  3 AI+教育未来有哪些想象空间?

  贾艳明:AI+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AI技术与教育过程本身无缝融合的,对于学习的人来说几乎是无感知的。比如开始学习一门学科,首先进行测评(背后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测评技术),其次开始学习任务安排(背后是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推荐技术),然后进行学习过程跟踪(背后是基于人工智能的行为分析和成绩预测模型)等等。整个过程对于学习的人来讲,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但其背后却是无所不在的人工智能技术。

  ■ 案例

  语言学习类

  强化短板 智能训练更具针对性

  代表机构:朗播网

  应用介绍:在线英语培训备考平台朗播网主要面向雅思、托福、英语四六级等备考者,通过“方法课+陪练课+智能训练计划”的在线学习模式,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朗播网于2016年发布托福自适应学习系统。

  据了解,朗播网的自适应系统是基于朗播网自主研发的能力图谱为依据,能够对学生考试技能,如词汇、语法、听力、阅读等模块进行测量+能力训练+能力追踪。备考者首先通过能力测评定位短板,进行40个小时的方法课了解备考具备要求和考点题型,随之训练课和陪练课进行讲练同步提升,之后进行测评进一步定位优劣,匹配相应训练计划。

  用户体验:“在大一曾用朗播网学雅思,在大三即将准备托福考试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大三学生李家瑶说道,她此前曾上过线下小班课,但课程多专注于讲习题和解题技巧,偏应试,一段时间下来口语和听力提升很慢。相比于线下课程,朗播网的线上学习更有针对性。李家瑶认为,每星期一次测评,能知道自己提高在哪,哪里不足。之后的辅导课、智能训练也会针对自己的短板进行强化。然后再测评,再进行智能训练。如此一来,备考周期被切割成一段段时间,学习的目标感很强。值得一提的是,课程不会单一地去提升某一单项能力,比如,会结合阅读和听力去训练口语。

  “这类课程可以不受时间等限制,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安排,比传统线下培训课程更加灵活。但由于自主性比较强,不太适合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同时,线上课程对网络状态要求高,有时会因为网速问题出现卡壳,或者做的题难以上传的情况。”李家瑶说。

  K12辅导类

  查漏补缺 及时评估多项能力

  代表机构:洋葱数学

  应用介绍:洋葱数学主打在线浸入式自适应学习,主要是把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制作成趣味视频课程,以人机互动式陪伴的形式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洋葱数学可以智能化定位学生学习水平、诊断薄弱环节、推荐相应的课程包以及调整练习题的难度。学生知识点学习从不懂到懂再到精熟,都可以在洋葱数学的线上闭环完成,不需要人为干预。比如,系统收集了不同维度的学生学习数据,能够推测学生能考多少分,哪些环节薄弱,生成适合他的复习包,推送适合他的教学视频、习题和检测试卷,帮助他实现考试成绩提升。

  用户体验:“二次根式的乘法还掌握得不牢,再去看看视频巩固吧。”初三学生小穆(化名)已经使用洋葱数学一年多,在做错练习题时,系统会推送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视频帮助她突破薄弱环节。“这个App是我们老师推荐使用的,上课时遇到没有听懂的地方也可以回家看相关的视频讲解,视频生动有趣,里面还有例题分析,看完基本就掌握了。”系统记录了小穆的知识点学习及做题情况,并且评估小穆在数学建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六项能力上的提升情况。“我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好,使用洋葱数学主要是进行知识点的积累和查缺补漏,有时还跟同学在APP里比赛做题。”

  其他类

  趣味互动 机器人开启儿童天赋

  代表机构:科大讯飞阿尔法超能蛋

  应用介绍:阿尔法超能蛋是科大讯飞面向C端用户推出的一款智能早教机器人,属于讯飞的智能硬件产品之一,被定位为孩子的“AI学习助手”。运用到语音合成、自然语言处理、独特童声识别、语音测评、声纹识别、深度自我学习等技术,能够根据孩子的水平为孩子创建当日课表,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和方法。

  用户体验:家在河北的豆豆拥有一个讯飞超能蛋,是姑姑送他的礼物。豆豆妈评价道:超能蛋外观比较萌,发出的声音让孩子有亲切感。操作起来比较简单,能直接进行语音对话,这一点容易吸引孩子与其进行互动。但由于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孩子每次的使用时间不会太长,一般二十分钟左右。豆豆最喜欢和“蛋蛋”对话、聊天,或者用来听课文、诗词等等。但就收获而言,豆豆妈表示感受不是特别明显。此外,豆豆妈认为这个产品比较适合低龄儿童进行早教,用来“磨耳朵”,而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超能蛋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并不能满足孩子需求,有的知识点无法全面讲解,而是直接告诉答案,故而实用性欠缺。“因此更多当成是玩具吧。”豆豆妈说。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