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匠心无界·企业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28:匠心无界·企业

好未来 15年甘当“教书匠” 面向未来重新自我定义

2018年08月24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好未来“WISROOM”智慧课堂概念图。
好未来创始人兼CEO张邦鑫发表“重新定义好未来”主题演讲。

  匠心阐释

  “对教育行业而言,匠人精神是‘育人’的责任和义务,是对教育初心的坚守,是对全社会的使命担当。”好未来创始人兼CEO张邦鑫说。

  随着互联网发展和科技的更新迭代,双师课堂、在线直播、自适应学习等创新教育模式层出不穷,教学不再受时空限制,知识获取渠道更加多样化。可以说,教育行业正迎来“消费升级”:一二线城市家庭对能力培养诉求日渐提升;三四线城市及贫困地区对名师及信息化需求显著。

  面对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已有15年历史的好未来主动求变,以匠人精神深挖教育规律。从只有20个学生的小辅导班到如今在美国上市的教育行业巨头,十五年的发展历程中,好未来人深信,好的教育要用匠心经营。

  牵手公立教育体系发布“新定义”

  “现在的教育是300年前随着工业建设的需求建设起来的,将学生以产品的方式进行‘加工’。实际上,是把人进行同质量的、大批量的标准化生产。当信息社会取代工业社会,教育面临着全新的变革,教育信息化2.0将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的目标。”

  近日,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的这段话被业内解读为,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一次正式落地。当日,上海市教委与好未来宣布围绕“教育信息化2.0建设”进行长期战略合作。

  作为这场全面性教育变革的核心参与者之一,好未来创始人兼CEO张邦鑫表示,将全面开放其在数字资源建设、应用服务方面的经验,在教育大资源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师信息化素养、应用示范试点未来学校建设、打造素质创新教育基地等方面与教育主管部门展开合作。

  而2018年,已是好未来创立的第15个年头,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张邦鑫宣布了公司的“新定义”:“好未来已转型为以智慧教育和开放平台为主体的科技教育公司,并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积极响应国家、政府号召,服务教育行业,助力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创新发展。”

  15年来,好未来的前身“学而思”已家喻户晓,而创始人张邦鑫的创业故事更是广为传颂:2002年,张邦鑫考上北京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为了追求经济独立,他在课外做了几份家教。“做家教想要产生效果并不容易。一个孩子周一到周五在学校里学五天,如果仍然没学好,怎么可能通过2个小时的家教就改变?”张邦鑫苦思冥想后发现:“如果2小时只是教知识,相当于‘5天+2小时’,效果自然有限。只有通过这2个小时,改变学生周一到周五在学校的状态,提高他在学校的学习效率,才会产生价值。所以,这2个小时必须与学校的5天做‘乘法’。”

  就这样,用这种方法,他创办了“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满意放心的培训机构”学而思,并在15年里帮助了无数学生取得进步,可以说,这是好未来教育理念的起点。

  然而此次“重新定义”却将结合公立教育体系,助力公立教育的发展定为核心目标,这引来业内外不少质疑。

  但在张邦鑫看来,这次转型是自然而然的,他始终认为,家庭和学校教育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仅仅通过社会教育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会产生越来越小的边际效益。他相信:“教育机构想要满足用户的教育需求,需要借助公办教育的力量,将教育势能放大。”

  而在新课改及中高考改革的驱动下,公立学校迎来教育信息化新需求,张邦鑫说:“未来教育一定是以公立学校为主体,课外教育为辅的均衡状态。好未来需要将15年来在内容、技术和数据上的沉淀,与公立学校做乘法。”

  自去年成立智慧教育事业群以来,好未来已经为公立学校打造出一整套完整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包含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智慧课堂、新中高考排选课、学业测评、创客教育等系列内容,分别在江苏镇江、雄安新区、河南嵩县等地区展开智慧教育合作。张邦鑫总结道:“我们希望成为公立学校教育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助力公立学校完成信息化升级。”

  开放优质资源 专注研究教育规律

  除了在公立教育这个主战场做好辅助,今年7月,好未来旗下“家长帮”也围绕教育本质,整体转型成为家庭教育的助手,其Slogan变为“一起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此外,好未来搭建“开放平台”,将优质教育资源吸纳和辐射到整个教育生态圈。今年5月,好未来教育云事业部成立,并发布了面向教培行业的To B服务产品——“未来魔法校”(Magic School),为中小型教育机构输出整体教育解决方案,目前已经与70余家教育机构签约。

  张邦鑫说:“‘开放平台’把学而思的内容、系统、教学开放给中小培训机构,让他们一样可以使用好未来的教研内容、课程、系统,甚至双师、主讲老师,这某种程度上是在扶持我们的竞争对手。但是,这对课外辅导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有益的,学生、家长、中小机构和好未来都将受益。”

  他注意到,教育培训行业正在从纵向一体化走向横向一体化。“刚开始,一个学校的品牌、教研、市场、运营都是自己的,大家都是各做各的。从2015年开始,做To B服务的公司数量越来越多。并且,To B业态的参与角色也在增多。这个业态给中小型机构提供教学教研、系统、甚至师训的支持,提升他们的运营和教学水平,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好未来管理层一直在思考:好未来在产业链中应当处于什么位置?最后,管理层决定,拥抱行业,和行业共赢,推动教育公平。

  “好未来不是要做一个培训机构,而是要做一个创新教育模式的践行者,一家‘研发型、数据型’科技教育公司。”张邦鑫表示:“其实从2013年学而思改名为好未来时,我们已经产生了质的变化,这次重新定义好未来,也是进一步向社会宣布过去五年我们实施的变化。”2013年,学而思更名为好未来,并将企业使命从“让学习更有效”转变为“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2016年年会上,张邦鑫宣布,未来十年要从线下公司成长为线上线下融合的大公司;要从培训机构成长为一个教育机构;要从一个中国公司成长为一个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公司;要从一个运营为主体的公司成长为一个以数据驱动的科技教育公司。

  张邦鑫透露,去年年底,好未来的研发和技术人员有四千多人,未来两年将达到一万人。“我们希望聚集更多的人才力量去研究教育规律。比如,老师怎样教才能让学习效率更高,怎样让一个人在愉悦轻松的过程中,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至于好未来过去核心的课辅培训业务,张邦鑫表示,仍然要做,但它是手段和载体,而不是终极目标。“它能帮助我们沉淀教研、数据以及对科技的理解,打开教育的‘黑盒子’,全面赋能‘教’和‘学’的每个环节,让人和机器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无惧转型阵痛 “先下山再上山”

  然而,不能回避的是,任何一个领域的升级,都会带来原有流程的重构。此次好未来主动求变,将公立学校业务和To B业务放到核心地位,无疑会面临许多困难和风险。一开始,公司内部很多人觉得难以置信,问:“我们辛辛苦苦研发的产品和系统,为什么要开放给竞争对手?”为了顺利推动这两个业务,好未来内部也做了很大的动员工作,详细地向员工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长远的意义是什么?然而,张邦鑫的态度十分坚决。“对于智慧教育和开放平台,目前大家看到的是阶段性的首次亮相,其实在内部我们已经推进了很多年。转型的阵痛不可避免,但必须承受。”

  事实上,2008年学而思网校诞生之初也面临了类似的问题。尽管当时在线业务一直在亏损,但张邦鑫一直坚持投入。他回忆:“即使网校每年都要亏很多,但我还是要求每个线下教室都要贴网校的海报,每个家长来咨询报名的时候都推荐网校的课程。我坚信,互联网肯定是未来的趋势。”经过8年的探索和两次转型,2016年,双师直播模式开始获得市场认可,学而思网校营收占比从多年徘徊不变的3%左右开始攀升。2019财年一季度,学而思网校营收占比达9%,招生占比达23%。好未来CFO罗戎今年4月透露,直播课的续费率已接近线下课程的续费水平。随着在线教育市场迎来爆发,张邦鑫的长期坚持开始获得回馈。

  在过去15年中,多次求变、持续创新让好未来经历过数次转型的“阵痛”,张邦鑫说:“可以把这个阶段理解成‘自我革命’,它是一个先下山再上山的过程。”他强调,好未来的文化是因果、长期、平衡,想要把事情做好,就要不计较短期的投入和收益。“接下来,我们将从组织、精力、预算和支持上,对公立学校业务和To B业务长期投入,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的财务数字,但我们认为,对教育机构来说,大力支持公立学校和培训行业发展,对教育的长期健康发展是有好处的,这会是未来教育的主要方向。”

  企业全景

  好未来的前身是学而思,于2003年创立,2010年10月在美国纽交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国内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小学教育机构。目前,好未来旗下共有学而思、学而思网校、爱智康、摩比思维、励步英语、顺顺留学、家长帮等十余个业务品牌。好未来业务与投资双轮驱动,目前已披露的投资项目包括宝宝树、小伴龙、哒哒英语、海风教育、鲨鱼公园、Minerva、奇点大学、果壳、作业盒子、轻轻家教、乂学教育、Knewton、知识分子、EEO、校宝在线、上海易教、晓黑板等几十个项目。目前,在全国55个城市,共有450万学员走进好未来的线下课堂,另有3600多万学员通过线上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

  企业匠心志

  2003年 “学而思”课外辅导创立,探索最早期在线教育模式。

  2004年 中考网、作文网正式上线运营。

  2007年 中小学个性化教育品牌爱智康(智康1对1)成立。

  2008年 学而思在天津成立首家分校,随后上海、武汉分校建立。

  汶川地震时,为汶川灾区人民捐款200万元。

  筹备信息事业部(学而思网校前身),进军在线教育。

  2010年 学而思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小学教育机构。

  学而思网校上线运行。

  E度教育网统一各站群正式上线。

  2011年 以儿童成长敏感期为核心教育理念的2-12岁少儿素质能力培训品牌摩比思维馆诞生。

  2012年 发布全新教育理念: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塑造品格。

  集团成立社会责任部,开展青、藏、黔、新四地支教。

  2013年 集团更名“好未来”,定位调整为“一家用科技与互联网来推动教育进步的公司”。

  2014年 好未来与腾讯联合发起“未来之星”项目,打造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创业者平台,提供孵化、培训、投资三位一体的服务。

  E度教育网更名家长帮,推出家长帮APP。

  2015年 好未来筹建智慧教育业务。

  2016年 好未来全资收购素质英语教育品牌励步英语。

  2017年 好未来增持控股收购留学服务品牌顺顺留学。

  好未来入围BrandZ中国品牌百强榜,并成为品牌价值增长最快的教育品牌。

  2018年 好未来荣获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颁发的“2018年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

  成立好未来教育云事业部,并发布To B服务产品“未来魔法校”。

  宣布重新定义好未来——好未来是一个以智慧教育和开放平台为主体,以素质教育和课外辅导为载体,在全球范围内服务公办教育、助力民办教育,探索未来教育新模式的科技教育公司。

  A特28-A特29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冯倓秋

  A特28-A特29版图片/资料图片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