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书评周刊·文学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6:书评周刊·文学
上一篇

C.S.路易斯 三种人生的奇幻书写

2018年09月0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C.S.路易斯》
作者:(英)麦格拉斯
译者:苏欲晓
版本:上海三联书店
2018年5月

  C.S.路易斯被誉为“古老西方文化的代言人”,他是著名的奇幻小说作家,同时又是基督教护教学家和中世纪文学研究学者。在传记《C.S路易斯》中,作者将路易斯的三种身份或三种人生状态直呈于读者。他秉笔直书,不为尊者讳,我们似乎看到了光环下的阴影里,一个近乎一生为金钱困扰、狼狈不堪的路易斯。

  路易斯为人熟识的第一个身份是基督教护教学家。何为护教学家?在英美等国家,此为帮助普通人辨识、理解和解答与基督教信仰有关的问题和难题,同时也宣示它有力量对事物作出解释,并满足人心最深处的渴求。护教学家的身份使路易斯获得极大声望,但传记作者并没有用过多笔墨描写他的辉煌,而是掉转笔锋,真实展现了他批评基督教的往事。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的作品中,路易斯是一个无神论者。他对宗教持激烈的批判态度,对基督教尤其如此。这与公众对路易斯的形象认知大相径庭,却是事实真相所在。

  从对基督教的批判至成为一名基督徒,路易斯经过了漫长且曲折的过程。1935年,路易斯在写给一位老友的信中,声称自己成了一名基督徒,而在职业上则成了一名中世纪史学者。5年后,路易斯写出了《痛苦的奥秘》,这是他在基督教护教学方面出版的第一部作品,这部作品让他第一次有了崇拜者。此后,路易斯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被赞誉为“英语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基督教发言人之一”。

  媒体的传播,使得路易斯声名远扬,至1945年夏天二战结束时,他的名字几乎在英国家喻户晓。路易斯知道名声能够带来正面影响,但同时也可能具有毁灭性。他的判断没有错,这一天很快到来。传记作者并没有隐去时人对路易斯的批评,传记中的多处细节显示,路易斯的众多学界同事认为他为了猎取名声,卖身给通俗文化,并将自己的学术卖掉,换得一碗通俗的浓汤。

  批评最激烈的恰恰是他牛津大学的同事,这对被赞誉为“最伟大的牛津人”的路易斯而言,苦恼与快乐兼有。在作者笔下,路易斯并未如后世想象中的受牛津大学欢迎。相反牛津内部对路易斯有一种由来已久且持续不断的敌视和拒绝。

  让路易斯备受牛津大学指责的,恰恰是他的第二个身份——奇幻小说作家。路易斯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裸颜》《太空三部曲》等,而在世界范围内有巨大影响力的作品,即是由七本书组成的《纳尼亚传奇》。这部堪称宏大的作品出版,让路易斯获得了空前成功。神奇故事的灵感,来自于路易斯某天吃早餐的时光,他在喝完杯中最后一滴咖啡后,突然向家人宣布:“我打算写一部关于孩子的书”,这便是日后的《纳尼亚传奇》。

  这部享誉世界的奇幻小说,实际上是由路易斯熟悉的基督教叙事中的创世、堕落、救赎与终极完满的故事改编而来。《纳尼亚传奇》的奥秘,即在于路易斯在其著作《纯粹基督教》中的基本神学主题被转移,并融进了纳尼亚的原初叙事。基督教的元叙事,为《纳尼亚传奇》的多重交错故事,提供了叙事框架与神学支柱。

  然而,离开了纳尼亚中的神奇世界,路易斯却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融入现实。他在写给朋友们的信中承认,他在学院里与人相处时,常有脾气,不甚愉快。甚至他语焉不详地提到自己在牛津大学英语系的一次危机,惹得他在一天之内多次生出仇恨。

  事实上,路易斯在创作出《纳尼亚传奇》之后,确实没有写出更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此时的路易斯意识到,他作为一名诗人蜚声文坛的可能永远不存在了,而这是他曾经努力的方向。丧失了对诗人身份的自信之后,路易斯将文学研究作为重点,将此看做可能让他做出成绩甚至功成名就的领域。

  他的判断没有错,路易斯的研究成果《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研究》《文艺评论的实验》《被弃的意象》《失乐园序》等,至今影响着英国文学研究理论学界。因而路易斯的身份又多一重:中世纪文学研究学者。此身份带给路易斯的声望空前,以至于在世人眼中,路易斯就像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打开了一扇窗,让他的听众得以放眼远眺更广阔的风景。

  路易斯完成了他的三重身份的转化。某种角度而言,传主获得巨大名声的基石,无论是护教学家,还是奇幻小说作家与文学研究学者,都与基督教相关。但在传记作者的笔下,却显示传主对自己护教学家的身份产生了自我质疑。

  麦格拉斯写到,路易斯从护教家的角色逐渐撤离,因其意识到自己最亲近的人,比如说摩尔太太(路易斯战时结交的朋友帕蒂的母亲,帕蒂不幸阵亡,路易斯回国后一直与摩尔太太生活在一起),后半生对基督教一直心怀敌意。作者甚至认为,路易斯的《痛苦的奥秘》在护教方面并不让人信服。作者提出一个问题:鉴于私底下的失败,路易斯如何能够维护其公共护教家的形象?

  路易斯最负盛名的身份——基督教护教学家至此完全颠覆。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人,包括人性的复杂与冲突,这正是成功传记的显著特点——作者与传主拥有完全平等的人格。传记作者是否臣服于传主的魅力,而隐其恶专其美,历来是传记作家们的一个艰难选择。尤其是在传主本人获得巨大的成功、进而拥有超乎寻常的影响力之时,传记作家更难以完全客观地对传主繁杂的人生进行取舍。

  正因如此,传记作家与所描述的传主之间,人格及道德层面是否完全平等,其实是决定一部传记作品是否成功的根本因素。人格平等,看似极易,对于传记作者却意味着极大的勇气,且实则最艰难之事。从此角度而言,这本传记在行文、结构上虽中规中矩,但仍可称之为一部佳作。

  □孟繁勇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