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讲述在非洲利比里亚维和经历
|
中国自1990年参加维和行动,截至今年初,中国累计派出3.6万余人次维和人员,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出兵国和出资国。
利比里亚是联合国维和任务区之一。2013年,应联合国请求,中国向联合国利比里亚任务区派遣一支140人的维和警察防暴队。
2014年2月,西非国家几内亚暴发埃博拉疫情,后迅速蔓延到邻国利比里亚。当年6月,第二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就是在埃博拉疫情严重蔓延时进驻任务区。
记者了解到,第二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由内蒙古自治区公安边防总队为主组建,140名维和队员均来自基层一线执法执勤单位。记者对话第二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杨乾坤,听他讲述在埃博拉“阴云”笼罩下一年的异国维和生活。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疫情严重时进入任务区
新京报:进驻利比里亚维和任务区时,埃博拉疫情已严重到什么程度?
杨乾坤:我们是2014年6月底进驻了利比里亚任务区。7月时,利比里亚埃博拉疫情迅速扩散至8个州,发现感染病例471例,累计死亡病例257例。为遏制埃博拉疫情蔓延,利比里亚政府宣布全国学校停课,关闭大多数边界通道。
新京报:你们驻地附近,有埃博拉疫情吗?
杨乾坤:我们驻地是锡诺州格林维尔市,6月进驻时是非疫区,但已发现两例疑似病例。8月,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通报,格林维尔市确认出现埃博拉确诊死亡病例。
新京报:你们在营地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护自身安全?
杨乾坤:我们坚持每日对厨房、水源地进行安全检查,吃饭的时候分餐制,餐具严格消毒。在埃博拉疫区巡逻或执行任务的队员回来,都要执行一整套隔离消毒措施,包括换洗衣物、消杀防护等。9月时,中国赴利比里亚医疗专家组3名专家来到格林维尔,看过我们驻地防疫情况后,称赞我们防疫很专业。
新京报:埃博拉死亡率很高,你们害怕吗?怎么消除恐慌情绪?
杨乾坤:开始有点害怕。当时队里做了很多防疫宣传,队员们也经常谈心,还搞了乒乓球、篮球赛等集体活动,基本消除了恐慌情绪。
扑灭联合国油库大火
新京报:你们在利比里亚主要任务有哪些?
杨乾坤:主要是一些维和勤务,巡逻、警戒等。刚到时候,我们还利用勤务闲暇,平整了联利团格林维尔分部营区道路和设施。营区的7个哨楼因长时间高频率使用和年久失修,木质的岗楼支架和楼梯出现松动,我们都做了加固。
新京报:你印象深刻的任务是哪次?
杨乾坤:扑灭联合国油库大火那次最紧张。那是2014年12月,火灾起因是油库附近的居民生火做饭引发枯草燃烧,迅速向储油设施方向蔓延,大火被彻底扑灭的时候,最近的着火点离储油设施仅20米。联利团格林维尔油库主要承担分部各机构所有装备车辆、用电保障、飞机航油等油料补给任务,有大型储油罐和地下输油管线,如不及时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新京报:听说你们还救助了埃博拉孤儿,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杨乾坤:“圣约瑟夫”教会学校是我们驻地格林维尔地区唯一一所收留埃博拉孤儿的学校。我们队员在巡逻中了解到,因为家人感染埃博拉病毒,家中所有物品都被焚毁处理,现在学校已开学,“圣约瑟夫”教会学校收留的埃博拉孤儿却连书包、作业本都没有。我们就决定给他们捐款,队员一共捐款1万多元。利用这些钱,防暴队紧急买了一批书包、故事书、足球等送到学校。
哨兵常被毒蛇、毒蚂蚁侵扰
新京报:除了埃博拉,你们在当地还有哪些威胁?
杨乾坤:当地毒蛇毒蚂蚁很多,出没于营地附近。3号哨位位于联利团东南角,负责警戒防暴队一级医院、乌克兰飞行队等,这里有一片二十多米宽的狭长地带。因为紧邻大西洋,丰沛的雨水、温润的气候使得植物异常茂盛密集,杂草和藤蔓密密麻麻排满地面,还有几棵大树。哨兵经常被蚊虫叮咬,被毒蛇、蜥蜴、毒蚂蚁、食蚁兽等动物袭扰。
新京报:你们做了哪些措施来预防蚊虫叮咬?
杨乾坤:我们发起了一场“锄草会战”。先是把几棵大树、树根砍伐、挖除,然后清理了杂草、蔓藤。因为靠近潟湖的地方,杂草藤蔓长得非常高,队员只得戴上口罩,封好衣襟、袖口,俯身钻进草丛中除草。
新京报:毒蚂蚁有多厉害?
杨乾坤:我们在锄草的时候,就有很多千足虫和毒蚂蚁。千足虫有食指大小,看着让人发麻,好在队员都穿着雨靴,这种虫子行动慢,对队员不构成什么威胁;毒蚂蚁就不那么善良了,浑身红色,一指长,爬得特别快,被它咬了之后非常疼,皮肤还会红肿。
自己磨豆腐 海边种瓜菜
新京报:你们在利比里亚吃得怎么样?
杨乾坤:我们有段时间几乎“断粮”了。前两个月,我们是靠着前一支队伍剩下的部分食品和联合国供应的给养维持。但原计划一个多月就能到的海运补给物资,因埃博拉疫情一再推迟,海运物资到达驻地时,已是第四个月,队里几个食材库房都空荡荡了,干菜只剩2箱干木耳,酱油只剩下3瓶,醋在3个月前就没了,白糖、花椒等调料也都断了将近1个月。难为炊事班的战友了。
新京报:你觉得在利比里亚吃到最好的食物是什么?
杨乾坤:我觉得是豆腐。利比里亚不产豆腐,是炊事班战士费心思做出来的。
新京报:你们在利比里亚只能吃干菜吗?吃到过新鲜蔬菜吗?
杨乾坤:炊事班在营地开辟了一块近3亩的菜地。最开始选择了10多种菜做试验种植,由于菜地紧靠海边,含沙量和盐碱量都比较高,很多菜种下去一点儿反应也没有,只有极少长势良好。最后选取了5种耐热耐湿的菜进行扩大种植,包括角瓜、西瓜、空心菜、苦菜等,后来基本每周吃上一次绿色蔬菜。
8小时时差 节日中午给家报平安
新京报:在利比里亚的时候,一些传统节日,比如中秋、春节,你们是怎样度过的?
杨乾坤:中秋的时候,大家大部分都有勤务。因为与国内有8个小时时差,利比里亚中午刚好是国内的晚上,当时营区东侧刚搭建成国际长途话吧,很多队员们都抽空前来给家人打电话报个平安。春节也类似,当时埃博拉疫情得到了缓解,但还是不能大意。有勤务队员上午都出去执勤,中午吃过午饭给家人报平安。
新京报:你们在利比里亚想家吗?
杨乾坤:说实话,想。我们有个队员叫辛越,2014年6月赴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走之前,妻子已身怀六甲,到达任务区后的第二个月,孩子出生,他没能在身边陪伴,他给妻子写了好几封信,表达愧疚。
【中国元素在非洲】
中国功夫在非洲的传奇
8月末,来自非洲7个国家的22名学员结束了为期3个月的“文化部少林功夫非洲学员班”。据介绍,学员班已成功举办六届,为非洲培养了百余名少林功夫学员。
非洲兄弟远赴中国“进修”武术的同时,武术也在非洲“落地”。埃及武术总会会长贾迈勒·扎宰尔称,仅在开罗就有47家俱乐部开设武术课程,约有12000名习武爱好者。埃及全国至少有15万人在学习中国武术。除了埃及之外,武术在卢旺达也深受欢迎。据新华社报道,卢旺达武术协会有2000多名学员,去年卢旺达还举办了全国功夫锦标赛。
其实非洲民众对中国武术的迷恋主要源于中国功夫电影。据《赫芬顿邮报》报道,在非洲大多数音像店里,都可以找到李小龙、成龙主演的功夫电影,甚至一些餐厅也会放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功夫港片。非洲的华人圈还有一个传言,在乌干达、肯尼亚等国,中国人只要说自己会正宗的中国功夫,找工作待遇都会好一点。
新京报记者 陈沁涵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