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封面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8:封面报道

友谊医院19位医护人员援几内亚医疗队,在疫情最重地区从事18个月的防控工作

在几内亚抗击埃博拉 获总统府奖状

2018年09月05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2016年1月,几内亚总统阿尔法·孔戴亲自向中国第24批援几内亚医疗队队长王振常及所有队员颁发了总统府奖状。这也是中国援助几内亚医疗队48年以来首次获得总统的嘉奖。受访者供图

  2014年,西非地区发生埃博拉疫情。当年8月,由北京友谊医院19位医护人员组成的第24批援几内亚医疗队从国内出发,在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从事了18个月的防控工作。事后,为表彰他们为抗击埃博拉疫情、发展几内亚医疗事业所作的贡献,几内亚总统为他们颁发中国援几48年来首个总统府奖状。近日,新京报记者对话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中国第24批援几内亚医疗队队长王振常,与他聊一聊当年“抗埃”往事。

  新京报记者 戴轩

  谈埃博拉:从没考虑过取消援外计划

  新京报:“出征”前几内亚埃博拉疫情是怎样的?

  王振常:非常严重,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西非暴发了埃博拉疫情。几内亚有很多中资机构,从事建筑、水利、矿山、发电、通信等领域,当地的疫情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很多员工和家属情绪紧张,想回国。

  埃博拉有多可怕呢?它的死亡率是30%到100%,2014年最后算下来超过60%,我们所去的医院有9个大夫感染埃博拉、死了6个,不管是医疗队成员还是院领导、家属,对疫情都是非常担心的。

  新京报:当时有没有考虑过取消这次援外计划?

  王振常:没有。取消了几内亚怎么办呢?突发事件来了,中国有大国情怀和责任,我们有援外任务,也有帮助他们的义务。如果我们不去,上一批安贞医院的医疗队就回不来。所有医疗队员都面临着考验,但有需要就要担当起来。

  新京报:医疗队都去了哪些人?

  王振常:医疗队的任务原先是医疗援助,后来又新增了防控埃博拉,所以队员有所调整,形成了一个新的医疗队。友谊医院有19个人,来自内科、外科、检验科、中医科、药剂科以及后勤科等科室,还有3名国家埃博拉防控方面专家。

  新京报:几内亚当地对埃博拉的防控怎么样?

  王振常:他们的防控意识不太够。举个例子,我们在当地的中几友好医院洗手,消毒水味道很淡,查了之后发现配比浓度根本达不到。

  新京报:防控埃博拉,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王振常:最核心的就是对埃博拉疫情防控进行集中高强度培训,让他们对埃博拉和公共卫生措施有所了解。当时给我们的任务,是要对几内亚1000名人员进行公共卫生知识体系的培训,我们从他们的医疗系统里抽调了20个骨干接受专家的培训与考核,然后向下层层培训、考核,这样既高效,又回避了人员高度集中的传染风险。最后3个月培训了1700人,这其中既有总统府、外交部、卫生部成员,也有当地的医疗人员,科纳克里一半的医务人员都经过了培训。

  新京报:什么时候深刻体会到与埃博拉“零距离”?

  王振常:我们对疫情的感受和普通民众不太一样。当地第一例埃博拉患者确诊和死亡就是在中几友好医院,也就是我们所去的医院,紧接着接触的大夫里有6名感染死亡了,我们随时都在关注疫情。之后医院设立了初诊筛查制度,怀疑感染的患者会送往另一家医院治疗,但也有漏诊,一名患者死后才查出来是埃博拉,而我们的大夫每天要去查房,可以说是擦肩而过的风险。

  新京报:援助结束后,当地政府给医疗队颁发了很多荣誉,当时什么感想?

  王振常:我们北京援助几内亚今年是第50年,我们是第48年时结束任务。48年中,这是当地政府第一次由总统亲自给医疗队颁奖,这是对我们付出的认可,更是对国家的认可。

  谈医疗帮扶:留下技术的“种子”

  新京报:当地的医疗水平怎么样?

  王振常:医疗水平和经济水平是相对应的,还有待发展。中几友好医院是当地顶尖的医院,一共只有十几个大夫,有的科室只有一个大夫,医院抢救设备都没有。

  新京报:援几的这一年半,给他们带去了哪些帮助?

  王振常:设备上,医疗队代表中国政府,先后向中几友好医院捐赠了呼吸机、血透机、手术显微镜、超声引导装置、腹腔镜、数字摄影等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后来给他们建立了重症病房。除了各个专业的医疗帮扶,我们还在医院中开展微创手术,带领当地医生开展了内镜下微创治疗等临床新技术,帮助他们实现影像数字化,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的各种活检、治疗等项目。

  新京报:为什么会选择这些作为扶持项目?

  王振常:这是他们发展的瓶颈。当地影像检查结果都是以胶片的形式呈现的,需要对胶片进行保留,照完后没法修改,清晰度、传输度都不行,提升成数字图片后宽容度更高了。

  而医学的发展都是向微创过渡,他们还没有起步,手术仍是“大开大合”的肉眼观察、手工操作。我们开展了神经外科显微手术、腹部微创外科及超声介入手术,对他们进行了培训。我们形容自己“一腔热血、满腔技能,但不一定能留下”,最起码把观念和基本技能给他们,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谈见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新京报:当地社会条件怎么样?

  王振常:纯自然,很原始,经济有待发展。第一天到当地机场,特别小,外面的路又黑又暗,电力不能保证。我们经常去基层中资公司,走的全是土路,有时80公里的路要一天时间。

  新京报:除了工作外,和当地人有没有其他接触?

  王振常:有。我们做了两件事,一是为当地一所小学捐助了4万多美元的物资,二是慰问了当时6名死亡大夫的家属。

  我们援助的小学建在山坡上,没有操场,只有几间房子作为教室,任何装饰都没有。一个学校700名学生,20多位教师,因为教室不够,每个班只上半天课。后来我们和当地的华人一起捐款,给每个学生买了书包、铅笔盒,定做了全新的课桌。

  去慰问死亡大夫的家属,因为当地医生属于高收入群体,顶梁柱没了,家庭就会陷入困难。其中一名大夫有一个遗腹子,经济很困难,他的妻子看到我们就哭。我们给了家属1500元人民币,相当于大夫一个月的收入,还买了油、面等生活用品,希望能改善他们的条件。

  新京报:对几内亚人的民族性格怎么看?

  王振常:民族性格很好,对我们很友好,虽然经济不发达,但生活得很乐观。那边天气炎热,所以白天不适合干活,而物产非常丰富,不干活也饿不着,因此他们对自己的状态很满意,这是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新京报:如果还有机会,你想再去几内亚吗?

  王振常:有条件了一定去,这是我们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也祝福几内亚社会稳定,发展越来越好。

  【中国元素在非洲】

  中医针灸在非受欢迎

  2018年是中国开展医疗援非55周年。据CGTN,自1963年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遣第一支医疗队至今,中国已经向45个非洲国家派遣2万余次医疗援助,共计向2.2亿非洲人民提供了医疗服务。

  在8月19日的中国首个医师节,央视播出了反映中国医疗援非的4集电视纪录片《医道无界》,获得了广泛好评。纪录片全景式再现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医疗援非的历程,通过小故事、小人物展现了中国“有情义、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表现了中非永远是“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的深刻情谊。

  非洲的医疗卫生体系基础薄弱,整个大陆一直饱受传染病和流行病的困扰。在50余年的医疗救助中,中国医疗队不惧艰险困苦,行走在非洲的城市和乡村,救死扶伤、缓解病痛。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中医针灸治疗法逐渐大受欢迎,成为中国医疗援非的一大特色。

  刚果的中国医疗队队长称,传统中医的一大优势是其易于操作,且对于医疗设备没有过高的要求,因此在许多没有足够药物或医疗设备的地区很受欢迎。

  新京报记者 谢莲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