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公益日”即将来临,不少教育机构借助自身优势,发力公益。除向贫困地区输出师资、课件等教育资源,也有不少机构尝试开展师资培训、搭建在线教育公益平台等,探索更多的公益形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在线教育机构的崛起,“教育+公益”的模式也在不断迭代。在开展公益过程中,如何让公益项目匹配适合人群,而不是成为一种“负担”?教育公益如何做到“可持续”?
从学科到素养课程 教育公益内容迭代
“刚刚,大家用语文的读法读完了这段歌词,那在音乐中,这段词是怎么读的呢?……”9月6日上午11点20分,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学区音乐教师张岩洁正在通过摄像头等设备,为来自河南渑池西村中学等学校数百个班级的学生上“阳光音乐”课。孩子们跟着张岩洁一起打拍子、数节奏、学唱摇篮曲……在沪江发起的“互+计划美丽乡村公益课堂”项目中,乡村小学的孩子每周都能通过互联网学习音乐、美术、科学、财商、网络素养、生命教育等核心素养课程。
“只需要一根网线、一台电脑,每一个乡村学校的课室都能变成直播课堂,学校在每学期更新的网络公益课程表里按需选择,来自学校、机构的老师线上授课,村小的老师作为线下助学老师配合。”沪江首席教育官吴虹表示,比起传统公益的形式,互联网“大规模、可复制”的特性让“公益成本”大大降低,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被共享。
在线教育机构的涌现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让教育公益有了更多想象空间。记者了解到,目前,捐献物资、成立教育基金会、输出课程、开展师资培训、搭建公益平台等是教育机构开展公益实践的主要形式。在具体内容上,不再局限于语文数学等学科教育,素质类课程被大量输入到乡村学校。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传梦公益基金创始人孔维说,“我们对多所山区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的调研发现,中国贫困山区基础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老师,尤其是音乐、美术和体育课的专业老师。”因为师资匮乏、结构失衡,很多学校只开设语文数学课,没法开齐音体美等“副科”。
同时,就读于贫困山区学校的孩子多为留守儿童,他们更需要得到情感的关爱与释放,而音乐美术等课程会起到桥梁的作用。孔维发现,跟着老师唱一首歌、画一幅画,会快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双方的情感建立起来后,老师在上课时会更加投入,孩子也更开朗自信,成绩提升得很快……这些都是意想不到的收获。”
教育公益存在供需不匹配
然而,在教育公益的实践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部分教育机构仅凭自己的认知去做公益,跟受助方的真实需要有出入。掌通家园CEO叶荏芊表示,很多教育机构送的都是物资、设备甚至资金。但教育的核心是人,仅有硬件设施设备的支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地的教育问题。
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规模小学校长龙江表示,曾经有爱心人士捐来了电脑,但没有老师能教,一堆崭新的电脑被放在教室的角落里落了一层灰;也有爱心人士给孩子们捐款,但家长多用来补贴家用,解决生活的问题,用在孩子教育上的支出很少……为此,他还婉拒过一些捐赠。
同样的情况也曾发生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某乡村小学。一年前,大学生志愿者王宇(化名)下乡支教。抵达的第一天就看到了堆满办公室角落的电脑和计算机课本。“有的学生连开机都不会,鼠标也没用过,谈何学习计算机知识。”王宇还认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情况差异很大,有些被引进的课程资源在内容设置上并不符合孩子们的学习和认知水平,实际教学有难度。业内人士表示,公益需要因地制宜。无论物资的盈余还是课程资源不适合都源自对当地实际情况的不了解,不仅难以达成援助目的,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某为边远地区学校提供课程资源的机构负责人表示,受助方的需求不是固定不变的。教育机构需要在开展公益的前中后各个时期,及时去发现、了解。“此前,我们在线课程是想借此激发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开阔眼界。但学期末的问卷调查中,有老师提出希望能够提高英语成绩。于是我们调整教学内容,把教学大纲涉及的话题做了梳理并融入到直播课中。”
(下转D02版)
D01-D02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方怡君 冯琪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