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上一篇

不再靠爆款支撑,公益终究要回归理性

2018年09月11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有话姚说

  公益和慈善,逐渐扩大大众参与的圈层,而专业性争议得以减少,这是公益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新景象。

  2018年9月9日,由数百家公益组织和企业共同发起的、一年一度的“99公益日”达到最高潮。从目前的各项数据来看,该活动将全社会参与公益又稳健推进了一大步。舍此之外,这届“99公益日”还有个值得关注的点,那就是:提倡“理性公益”。

  从已披露的进展看,推进“理性公益”的努力为“激情公益”降了温,然而公益参与并没有因此被冷却。值得期待的是,“理性公益”在有序推进全社会参与上展示出了新的图景。

  倡导“理性公益”,或与2017年“99公益日”引发的社会反应有关。当年的公益日活动的确激发了全民公益高潮,但也留下了两点争议。

  争议之一,在2017年公益日前,“一元捐画”的策划在“公益平台+朋友圈”的现象级传播,带动了捐赠井喷——7个小时筹集善款超过1000万元。活动设计是通过艺术方式帮助自闭症儿童,但社会大众对这种慈善活动仍相对陌生,也有自闭症工作者对工作策略提出异议。最终,捐赠井喷的同时,各种疑问以质疑方式井喷式的出现,对活动主办方形成了舆论压力。

  显然,若慈善捐赠的扩大与社会对公益活动的熟悉程度同步进行,诸多探讨也有机会变成良性的公益互动。

  争议之二更多是公益慈善行业内部的声音。在第三届公益日,腾讯提供近3亿元配捐,本意是希望以此模式帮助公益慈善组织更好地发动社会大众,激发此前未接触过公益的群体的参与热情。然而,每天的捐赠配捐开始以后,基本上一小时左右配捐资金池就被快速掏空,晚到的参与者享受不到红利。

  这种热潮并不正常,我国的慷慨指数国际排名连续垫底,全社会对于公益慈善的了解程度和参与度并不高。在常态捐赠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巨额配捐被迅速掏空,这背后究竟是社会的真实参与,还是有参与者钻规则的空子,令人存疑。

  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总是在所难免,而正视不足也是迎接更好未来的起点。跳出来看,围绕慈善的争议加剧,背后是全社会对于慈善的认知和关注在不断增加。就事论事地说,争议也意味着有些机制尚不够健全。公益平台随之提出“理性公益”的战略,通过调整机制建设,努力带动激情和感性的公益慈善,向理性、自觉、专业的方向发展。

  在腾讯公益平台上,对所有的项目就都提高了关于项目信息、财务信息和执行过程的透明披露要求。同时还设计了“冷静器”功能,与网络支付要缩短动作时间相反,捐赠用户在捐赠前先收到透明度的提示,为感性的快速释放接上了理性反思的“冷却剂”。此外,还进一步完善了配捐规则,公益日期间,配捐能持续在半天以上,这为公益行业借助配捐带动全社会参与,带来更好机会。

  相比于2017年的现象级事件,2018年的公益日更为理性。少了喧嚣的背后,多了诸多社会组织带动全社会参与的努力。

  公益和慈善,逐渐扩大大众参与的圈层,而专业性争议得以减少,这是公益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新景象。而今年的“99公益日”活动的募捐渗透,将距离公益很远的普通人士也涵括在内,这无疑是好事。

  □姚遥(公益人士)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