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不同人群金融知识的薄弱环节和金融需求,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促进金融消费者能力提升
| ||
| ||
|
为响应央行、银保监会、国家网信办启动的“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暨“提升金融素养,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号召,9月1日,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普惠全面启动“维C行动”这一旨在长期提升金融消费者能力的公益项目。
平安普惠基于多年普惠金融实践发现,金融消费者教育、金融消费者保护光靠政府部门、头部金融机构是不够的。而金融消费安全根本在于金融消费者自身能力的提升,尤其是消费者自己主动提升自身金融素养。金融消费者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不仅是拥有自我保护意识,更要提升金融素养。
金融消费者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更多的机构参与,把金融教育做得更深入、更下沉,从而精准提升金融消费者能力。为此,平安普惠启动的“维C行动”采取“1+2+3+4”措施,即:搭建一个金融消费者能力提升公益平台、提升金融消费者两种能力、推出三项“金融教育拳头行动”、聚焦“四类目标人群”。针对不同人群金融知识的薄弱环节和金融需求,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面向金融消费者,尤其是低净值人群和广大网民,提供获取金融知识的途径和防范风险的技能,促进金融消费者能力提升。
1 搭建金融消费者能力提升公益平台
作为平安普惠金融消费者能力提升计划,“维C行动”顾名思义,有两层含义,一是维护Customer(消费者)权益;二是取了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之意,体现平安普惠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初衷。
人民银行相关领导此前表示,多方联动形成合力是全面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主要途径。“维C行动”搭建了一个开放的金融教育平台,聚合优秀内容作者、各类公益机构、线上线下传播渠道等能力方,共同进行金融消费者教育,是国内先创立的开放聚合式金融消费者能力提升平台。
2 提升金融消费者两种能力
人民银行发布的《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17)》显示,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平均分为63.71,整体有待提升,且在不同人群、城乡间和区域间具有一定的不平衡特征,反映到生活中就是一系列令人担忧的现象:电信诈骗、钓鱼网站、虚假投资平台等金融诈骗案件时有发生。一部分金融消费者由于缺少金融知识难以判别金融产品背后的风险,由此产生很多非理性的金融行为。
平安普惠“维C行动”聚焦金融消费者教育及权益保护,通过金融知识教育提升金融消费者识别、抵御金融风险能力。
提升金融风险识别能力,需要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承担方面的教育,在风险发生前,让金融消费者明白“自享收益”的同时,要“自担风险”。通过金融风险教育,引导金融消费者进行风险自评,同时通过普及金融知识让消费者充分了解和评估金融产品、服务的风险高低。通过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让金融消费者学会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相关产品的风险特征,选择适当的金融产品。提升金融风险抵御能力。通过投诉维权知识的普及,使金融消费者了解投诉受理、处理机制、投诉受理、处理渠道,一旦发生风险采取适当的方式投诉维权。
3 推出三项金融教育拳头行动
“维C行动”分线上线下同步展开,第一阶段聚焦借贷方面知识教育。
一是线下全民“开学季”。9月1日当天,平安普惠36个城市当地机构网点的员工走上所在城市街头,在商圈、学校、市场、工厂,掀起线下全民“开学季”,向金融弱势群体普及理性借贷等金融知识。二是借贷知识讲座进社区。平安普惠与上海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上海市公安局合作,在上海举办多场借贷知识进社区讲座,向社区居民普及借贷基础知识及风险防范意识。
三是动员内容创作能力方,搭建线上借贷社交矩阵。平安普惠引入微信公众号、公益组织等内容创作能力方加入“维C行动”,以签约作者形式创作金融教育内容,通过全方位渠道传播,精准定位金融弱势群体。比如在大学生关注较多的微信号上发布防范校园贷知识的文章。
4 聚焦四类目标人群
一是走进社区。将风险判别能力较弱的中年人作为主要对象,重点就借贷基础知识及风险防范意识进行普及。二是走进商圈。组织各地分支机构在商圈设置宣传站,面向小微企业。三是走进工厂、园区,面向工薪阶层。四是走进学校,引导大学生远离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强其对有害网络借贷业务的甄别和抵制能力。
金融消费者教育不仅是一堆政策法规,不仅是给消费者发几张调查问卷,而是互动交流,让消费者感到“温度”,认同理念,进而实践。未来,平安普惠将基于“维C行动”这一平台,联合各界合作伙伴,继续创新方式、丰富内容,推动金融消费者能力作出新的贡献,从而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过程中,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新京报记者 刘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